邹元标
【注释】: 1、晚适:晚上去郊游。 2、城外:指城外的山。 3、青山列画屏:青山如屏风一样排列在城外。青山:指城外山上的青树。 4、返照:落日的余晖,即夕阳。 5、冥冥:模糊不清的样子。 6、曲圃:曲折的小园子。 7、芰(jì)沼:荷花池。 8、柴扃(jiōng):柴门。扃,闭键。 9、东皋:地名,在今安徽桐城。皋,大水塘或高地。 10、薄暮:傍晚。 11、钟声动:远处传来的钟声。 12、归鸦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堪怜四世老箕裘:可叹的是,家族世代相传的志节和操守(箕裘)已经四代人传承。这里用“箕裘”指代家族的传统和道德规范,表达了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2. 白发萧萧亦壮游:即使头发已经花白,但依然壮志豪迈地四处游历。这里的“壮游”意味着不畏年岁增长,仍保持着年轻人的心态和活力。 3. 尘世相看成独往:在尘世纷扰中,我选择了独自前行。这里“尘世”指的是现实世界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时,需抓住关键句,分析诗歌内容、情感等,然后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赏析。“夜迟丁右武江上”中“夜迟”指天色将晚;“丁右武江上”,指诗人在晚上来到丁右武的江边住宿。“我向岸头住”,“向”是动词,“岸头”即岸边;“君”指你,即作者的朋友或朋友之子;“住”,即住宿;“丁右武江上”是说诗人夜晚来到丁右武的江边住宿。“掀蓬望青天,鸡犬乱茅屋”,诗人推开船篷
【注释】 龙华寺:寺庙名。 华堂:华丽堂皇的大厅或庭院。 鸟语:指山中传来的各种鸟叫声,这里比喻佛法。 鸡声:鸡的啼鸣声。 悟证:悟道,即对佛理有所领悟,达到觉悟的境界。 无生:佛教用语,即一切众生皆无自性和生死轮回。 空门:佛教用语,意为佛教所倡导的“诸法空”的观念。 掉臂行:形容洒脱、自由自在的行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龙华寺时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首联描写了诗人在华堂听鸟语
【注释】 (1)漫吟二首:指诗人在闲散时写的一组诗。 (2)竟成闲:竟成了空话,没有结果。 (3)片言:指一句话,一个词。 (4)泰山:即泰山石,比喻重山,比喻高耸入云的山峰。 (5)离间:使彼此分离。 【赏析】 这首诗写“静”与“动”的关系,表现了作者对“静”的理解和体验。前两句是说,千言万语,终究是白费,只有一句话能像泰山一样重。后两句是说,要想知道什么是说话,什么是不说话
【注释】 偶占七首 其二 :此篇是作者的自谦之作,意在表白自己虽学有所成,但仍然没有达到“无我之境”。 初学苦支离:刚入诗坛时学习写作诗歌,很艰难,因为初学,所以支离破碎。 闲心自得师:有了空闲时间,就自认为找到了老师。 纤毫皆帝力:指自己的作品,都是皇帝的力量。 无语付天倪:没有话可说,只能付于天倪。倪,指人或物。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在诗歌创作上有所成就,但他仍觉得自己还不够成熟
释义: 忘记一切的杂念与烦恼,心境闲适自在。不要认为年老体衰,就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独自前往又独自返回,没有任何事情需要处理。只是轻轻地挥动着马鞭,注视着西边的山峦。 注释: 1. 马上吟 其二:指诗人在马上吟诵的诗作。 2. 忘思忘虑意闲闲:忘记一切杂念与烦恼,心境悠闲自在。 3. 莫道风尘老客颜:不要说你因为奔波劳累而使容颜衰老了。 4. 独往独来无一事:独自前往又独自返回
【解析】 本首诗是诗人送朋友唐仁卿赴任时写的,诗中既赞扬了唐仁卿的才华,又表达了诗人对他的依依惜别之情。“谁道文编是学陈”,意思是说:谁说写文章就是学习陈思王呢?这一句是反诘,用反问的语气,突出表现对唐仁卿才高的钦慕。“陈王学脉定谁真”,意思是说:你学习陈思王的学问,究竟谁是真正的继承者呢?这是设问,进一步强调要唐仁卿重视自己的学问和才能。“停轺如过江门里”,意思是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 “背倚芙蓉枕,门看天马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背靠着象芙蓉一样的枕头,面对着如天马一般的山峰。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石室中所见的景物。“背倚”一词,写出了诗人的安逸闲适;而“把盏”则是写诗人的惬意之情。 【答案】 诗句释义:“背靠着象芙蓉一样的枕头,面对着如天马一般的山峰。” 译文:背靠着像芙蓉一样柔软的枕头,面对着高耸入云的天马山峰。 赏析
【诗句释义】 何年:何时。 韩相岭:即韩山岭,位于今广东潮州市韩江支流韩江上游的山峰。 共攀跻:共同攀登,形容一起登山或一同从事某项工作。 尔我:你们我他,泛指大家。 投闲意:放弃仕途的志向。 相看路不迷:相互之间彼此熟悉,不会迷失方向。 【译文】 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再次攀登到那韩相岭呢? 今天我们都放下官职,来此共同登山。 我们抛弃仕途的志向,相互之间彼此熟悉,不会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