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深
【注释】 洞口:指山间通道。桃花带女萝:形容桃花繁盛,而旁边缠绕着的藤蔓如女萝一样娇嫩柔弱。不知春色几分过:不知道春天的颜色有几分已经过去。长驱白日:直向太阳。红尘:尘土飞扬。细雨多:小雨纷纷。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山中送别友人时所见春景及对春天流逝的感慨。首句写山径两旁的景色,二、三句写送客途中所见的景色。全诗写景细腻入微,语言清丽明快,富有情致,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注释:馆中是书房,位于白玉堂。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室内,使郁金香散发出香气,令人心旷神怡。词头封完,一切工作都已完成,我独自漫步在花砖上,环绕着画廊。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优雅的书房景象。诗人以“天上文章白玉堂”为引子,形容书房的高雅与华丽,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接着描述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内,使郁金香散发出香气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舒适宜人的氛围。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完成词头封完后,独自漫步于花砖之上
江南五月黄梅雨,湿云不断生远水。 译文:江南的五月,正是梅雨季节,绵绵细雨如烟,湿润了远处的云雾。 注释:黄梅雨,指梅雨季的雨水,多在农历五、六月间。江南,指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今江苏、浙江、安徽等省。 赏析:诗人以“江南五月黄梅雨”作为开篇,描绘了江南五月梅雨时节的自然景观。这里的黄梅雨,不仅指的是梅子成熟后的雨水,更是指那种绵密而深沉的雨意。诗人用“湿云不断生远水”来形容这种雨景
注释: 1. 麦秀风行宿雨干,苎罗衣袂薄生寒:意思是说麦穗随风摇曳,宿雨已经消失,而苎萝的衣裳却因为微凉的天气而显得有些轻薄。 2. 行藏欲问吾何似,尽日花开独倚阑:我想询问你的生活状态,但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只能独自倚靠在栏杆上观赏美丽的花朵。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漫兴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诗人以麦穗、宿雨和苎萝为主题,通过对比和衬托
【注释】 1. 落花:落花,即落花时节。 2. 庭院:指闺房之内。 3. 萋萋:草盛貌。 4. 雨鹳、晴鸠:指燕子。 5. 倦绣:指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而无心绣花。 6. 过辽西:泛指远行,也暗指南方的辽地。 【赏析】 《和俞生暮春闺怨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张仲素的作品。此诗写闺中女子对丈夫的思念。全诗四句,前两句描绘了一幅凄楚动人的景象:庭院落花满阶,萋萋芳草;燕子双双,鸣声不断
注释: 1 林居:在树林中居住。 2. 独下帏:独自放下窗帘,即独自睡觉。 3. 斩新:刚刚。 4. 时物:指春天的景色和事物。 5. 换衣:换掉冬天的衣服为春装。 6. 柳湾:柳树弯曲成弯弯的形状,像河流中的湾流。 7. 步到前村:走过前面的村庄。 8. 雁飞:大雁南飞。 译文: 在树林中独自睡觉,刚从冬眠中醒来,换上了春天的新衣。 细长的杨柳在弯弯的小河边轻轻摇曳,我走在前去村庄的路上
【注释】 漫兴:随意写诗。白鸥:指鸥鸟,一种生活在江河湖泊的鸟类。忘机:忘却世俗的机巧。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江州任官时所作。诗人借鸥鸟自喻,表达了他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朝廷官场生活的不满。 开头二句“东风成阵落红稀”,描绘了一幅春风吹动柳絮飞舞的景色图,而作者则在这美景之中悠然地坐在溪边垂钓。这两句诗中,“东风”和“成阵”是关键词
【注释】 漫兴:随意写成的诗。十曲清溪:十座山间曲折的溪流。护石堤:护卫着石砌堤岸。临水草堂:临水的茅草小屋。惊堕燕衔泥:燕子被香炉里的烟熏得掉下来,衔着泥土飞走。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夕阳西下之时,看到好山多在西边,而十条山间弯曲的溪流,护卫着石堤。诗人站在河边,看到一座茅屋,这是临水的草堂。草堂里传来酒香,让成群的燕子感到香气扑鼻,纷纷掉下来衔着泥土飞走。
【注释】: 水心亭馆:指江中水边的亭台馆舍。午风多:中午时分的风很多。别有长条:另有一些柳树长出了长长的枝条。许客过:允许客人经过。无数落花红作阵:无数的花瓣像红色波浪一样飘动。一篙新雨绿生波:一阵新下的春雨,使水面泛起了绿色波纹。 【赏析】: 此诗描写江南春天景色,描绘了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首句写“亭馆”的“午风”,突出了江南的气候特征;二句写“别有长条”的柳树,突出了江南的特点
注释:东风吹动,雨点带起龙的腥气,化作春天的声音环绕在画屏周围。人们倚靠在碧色的窗户前,刚刚避开了湿气,芸香翻动着,翻阅尽了太玄经。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春雨中倚窗而坐,欣赏雨声和阅读书籍的情景。首句写东风带来雨丝,带着龙的腥气,为全诗营造了浓厚的氛围。颔联描绘了诗人在雨中欣赏春光的惬意心情,以及阅读太玄经时的场景。尾联则展现了雨后的宁静与美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