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钥
归兴 三十簪花拜冕旒,蹉跎六十二三秋。先茔旧业谁为理,霖雨苍生自解忧。白首年华旋玉历,青衫名字付金鸥。归舟幸借春风便,小睡罗涌识故侯。 注释:三十岁的时候我亲自拜谒过皇帝(指皇帝接受朝见),现在我已经年老六十二三岁了。但是,朝廷却迟迟不任命我为官。我的祖先的坟墓和产业谁来管理呢?现在天下百姓正在遭受水灾的困扰,我自己也感到忧虑不安。我已经白发苍苍,岁月如梭,转眼间已经七十多了
这首诗的译文是: 淡淡的烟雾,荒废了树木,夕阳斜斜地照在身上,独自面对东风发出悲叹。 又是一年新岁节到来,紫荆花已经没有旧时的样子。 梦中的花草颜色已变得模糊,魂魄将要断绝,大雁的叫声也变得凄凉哀怨。 孤独的坟前只有两行眼泪在流泪,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哀,只能对着鹡鸰鸟的沙滩默默哭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之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梦境的回忆,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悲伤和怀念之情。
【注释】 东墅兄:作者的兄弟,名不详。南归:指回南方去。有怀:有所感怀,有所思念。骨肉零丁:形容兄弟分散。骨肉,这里指兄弟,零丁,孤单。相别少相亲:年年分离,见面不多,所以相见时更感到亲切。几番书:几次书信。情难尽:感情难以表达尽意。今日兄说:今天哥哥来说。始真:才真切,才真实。家国:家庭和国家,这里指故乡和家人。独嗟:独自一人叹息。千里远:离家很远。江湖:这里比喻官场。谁念一官贫
中秋长洲舟中对月有怀 秋色分明月倍圆,煮茶烹饼玩婵娟。 高悬万国山河影,普照千家翡翠筵。 泛泛星槎天似水,迟迟更鼓夜如年。 孤舟坐久浑无赖,安得妻孥在眼前。 注释: 1. 中秋长洲舟中对月有怀:中秋时节,我乘船在长洲游玩赏月,心中有所感慨。 2. 秋色分明月倍圆:秋天的景色分外清晰,明月特别圆。 3. 高悬万国山河影:月亮高悬在天空中,照亮了万国的山河。 4. 普照千家翡翠筵:月光普照大地
【注释】 石门:山名。在四川剑阁南。五丁开山:传说古蜀国开凿此山,有五丁力士功不可没,所以称为石门。 茶灶:煮茶的炉灶。芦荻火:指烟,用“芦荻”比喻。竹筇:竹竿。藓苔烟:指烟,用“藓苔”比喻。 秋月:指月亮。沙鸥:指水鸟。飞不到:飞不上这山水间。疑是:以为是。 【赏析】 《题弟石门钓叟》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对钓鱼老人的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题弟月轩 荔子山前著隐窝,每从东海迓嫦娥。光生几席更筹静,凉渗衣巾夜气多。 举酒几番停讯问,敲诗一字费摩挲。桂枝本是吾家物,莫道蟾宫路几何。 注解与注释: - 荔子山:地名或山脉名称 - 著隐窝:隐居的地方 - 东海:指代月亮或星宿中的“太阴星” - 迓嫦娥:迎接嫦娥 - 光生几席:月光照在桌子上 - 更筹:古代计时工具 - 凉渗衣巾:凉风使衣服感觉凉爽 - 敲诗一字:吟咏诗句 - 桂枝
题侄耕莘野人 太平天子有斯人,占断原头十亩春。 币帛不劳三聘礼,烟霞高卧百年身。 黄鸡白酒过时岁,绿水青山作主宾。 一榻清风饶午睡,也应无梦到枫宸。 注释: 1. 太平天子:指唐太宗李世民,他在唐朝历史上以仁德著称。 2. 斯人:这个人,这里指的是侄孙侄辈的男子。 3. 占断:占据、独占。原头:指农田的尽头。 4. 三聘礼:三次聘请。古代选拔官员时的一种礼仪,需要三次邀请才能被选中。 5.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plaintext 家山南望路漫漫, 执手临歧话别难。 夜月独嗟鸿雁切, 西风谁念鹡鸰寒。 新愁又觉增千种, 旧恨何曾减一般。 归到慈帏调膳后, 好音毋惜寄平安。 ``` 注释: - 家山:故乡。 - 南望:向南望去,指思念远方的家人和故乡。 - 漫漫:漫长。 - 执手:握手。 - 临歧:在岔路口。 - 话别难
诗句解析 第一句:“苍梧舟夜”- 苍梧:通常指代南方的某个地区,这里可能是广西或湖南等地。由于没有具体的地理背景信息,我们只能根据诗意进行推测。 - 舟夜:夜晚乘船,暗示了一种旅行或漂泊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珠江倏别两经秋” - 倏别: 快速分别,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迅速。 - 珠江: 中国的一条大河,流经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 - 两经秋: 两年的时间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忽忽光阴五十过,半生回首愧蹉跎。" - 注释: 忽然间,已过去五十载岁月。回望过去的人生,感到十分惭愧,因为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 - 赏析: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自己人生旅程的反思,反映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审视与悔恨之情。通过“忽忽”一词,传达出时间飞逝、无法挽回的感觉。 2. "云霄万里飞鸿远,江海千寻数罟多。" - 注释: “云霄万里飞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