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注释: 游赏竞争,看看落花纷纷,海棠花开正艳。花睡不成却似病娇,春寒空受尽。 旧日不知晓繁盛,想饮酒如今无兴。恨满东风无绿鬓,东风还自恨。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叹春光消逝的诗。全词写春景,借咏海棠,抒发了词人对美好事物易逝难留的感慨。 上片写景。首句“游赏竞”三字点明题目,即游赏竞相观赏之意,表明此词是咏物之作。接下来三句,以落红、海棠花、春寒等意象,写出了春天的景色。“花睡不成娇似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歌的内容,然后逐句翻译诗句,再进行赏评。 (1) “风乍起,约巽吾同赋海棠”意思是:忽然一阵风刮起来,我邀约王巽吾一起写海棠诗,这是第一段。首句点明季节和时间是早春。第二句写海棠花开的情态。第三句写海棠花的颜色,第四句写海棠花的美色。第五句说海棠花开放的时间,第六句说海棠花开放时的环境气氛。 (2)
通过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它所描绘的深秋夜晚的景象和情感。具体如下: 1. 第一句:“秋夜永”,直接点明了时间是秋季夜晚,强调了时间的长久和夜晚的宁静。 2. 第二句:“叶叶梧桐霜冷”,描述了秋天树叶凋零的情景,同时“霜冷”增添了一种清冷的气息,反映了深秋时节的自然特征。 3. 第三句:“皓月窥人深院静”,通过描绘月光透过深院窗户的景象,传达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美。 4.
谒金门 归去去。风急兰舟不住。梦里海棠花下语。醒来无觅处。 薄幸心情似絮。长是轻分轻聚。待得来时春几许。绿阴三月暮。 注释: 谒金门: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名。词有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五十五字,双调九十字。 归去去:归去吧,回去吧。 风急:风吹得很急。 兰舟:用香草(兰草)装饰的船,代指小船,泛指小船。 梦:睡觉时所想的事情。 海棠花:即“并蒂莲”。 絮:像棉絮一样的飞沫。 薄幸:情意浅薄。
谒金门 天色晚。云外一筝斜雁。独凭阑干秋满眼。菊花寒尚浅。叶落香沟红泛。懒把新诗题怨。何处笛声三弄断。月迟帘未卷。 译文: 天色已晚,天空中飘着白云,远处的天际线上一只风筝斜斜地飞过。我独自靠在栏杆上,望着这秋天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菊花虽然还未完全凋谢,但已经有些寒冷了。地上的落叶在秋风中飞舞,红色的花瓣已经泛着淡淡的红色。我懒得拿起新写的诗句去抒发我的哀怨。那是谁在远处吹奏着笛子
这首诗是一首词,名为《谒金门》。 诗句释义: 1. 羞说起,嚼破白桃花蕊。人在夕阳深巷里,燕儿来也未。 - “羞说起”:表示害羞,不愿意提起。 - “嚼破白桃花蕊”:形容花瓣被咀嚼的样子。 - “人在夕阳深巷里”:描述人物在黄昏时分的小巷中,可能是孤独或等待着什么。 - “燕儿来也未”:询问燕子是否来了,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关切的情感。 2. 一样半红半紫,双凤同心结子。分在郎边郎不记
【注释】 谒金门:词牌名。双调,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上片四仄韵;下片两仄韵。又名“金缕衣”、“醉花阴”。 其二:此词的篇名。 病酒:生病不能饮酒。 生怕:恐怕。 日高:太阳升得很高,指白天。 催绣:催促刺绣。绣是女子的针线活。也泛指刺绣。 瘦:消瘦,形容病弱的样子。 描:画,指刺绣。 双蝶凑:指用针线将一对蝴蝶绣在衣物之上。 慵(yōng):懒散。 呵手:用手按摩。 说新愁
新雨霁。开遍满园桃李。波暖池塘风细细。一双花鸭戏。 唤起春融睡美。扶醉宿妆慵理。移步避人花影里。绣裙低窣地。 注释: 1. 新雨霁:新的雨停歇了,天气转晴。 2. 开遍满园桃李:桃花和李花都开放了,遍布整个花园。 3. 波暖池塘风细细:池水温暖,微风拂面,感觉舒适惬意。 4. 一双花鸭戏:两只鸭子在嬉戏玩耍。 5. 唤起春融睡美:春天的气息唤醒了人们的睡意,使得人们感到愉悦。 6.
谒金门 春睡足。帘卷翠屏山曲。芳草沿阶横地轴。垂杨相映绿。 暗忆旧欢难续。又是禁烟传烛。陌上踏青新结束。秋千谁共促。 【注释】 1. 谒金门:词牌名,又名“忆秦娥”、“黄金缕”等。 2. 春睡足:意思是春天的睡眠已经满足。 3. 帘卷翠屏山曲:意思是帘子卷起后,可以看到屏风上的山水画。 4. 芳草沿阶横地轴:意思是芳草沿着台阶生长,形成了一道绿色的屏障。 5. 垂杨相映绿
谒金门 · 和德远 灯乍灭。忽见一天明月。恰舞霓裳歌未歇。露寒回绛阙。 羽服明晖玉雪。笑语轻参环玦。香泽恼人情不彻。夜长窗自白。 注释: 1. 灯乍灭。忽见一天明月。——忽然间,灯火熄灭,却看到一轮明月高悬。 2. 恰舞霓裳歌未歇。——正当她翩翩起舞,歌声未停歇之时。 3. 露寒回绛阙。——月色如霜,冷气袭人,仿佛回到了皇宫。 4. 羽服明晖玉雪。——她的衣裙犹如羽毛一般轻盈飘逸,晶莹剔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