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崇经
【注释】 卓锡:指佛教徒在名山大寺中,将锡杖投入佛塔的习俗。寄遐踪:寄托远大的志向。阁道:即栈道,是古代修建的供人行走的一种木结构建筑。短筇:即筇竹杖。初地:指新到的地方。薜荔:一种植物,又名木莲,常绿灌木。芙蓉:即荷花,亦称莲花、水芙蓉,为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万壑:指山谷。霾(mái):浓云密雾。风啸:指大风呼啸。支公:支道林,晋代著名高僧。玄度:支道林的弟子,也是一位高僧。好相从
【注释】 厓山:即崖山,今属广东省。 吊古:凭吊先烈的遗迹,抒发感慨。 故陵:指南宋都城临安。风雨怨啼鹃:指宋亡后,人们哀叹中原沦陷的痛苦。 乾坤:天地。成魍魉:比喻国破家亡,人民流离失所。 青山宫阙:指被元兵占领的临安。锁云烟:形容战乱之后,江山一片苍茫。 松阴寂寞旌旗冷:指南宋灭亡后,南宋军队溃散,草木皆秋的景象。旌旗:指战旗,这里代指军队。 草色凄迷俎豆悬:指南宋灭亡后,百姓生活困苦
何年卓锡寄遐踪,阁道悬崖碍短筇。 初地人烟寒薜荔,诸天秋色锁芙蓉。 云霾万壑晴还雨,风啸千林午亦钟。 老大息心持半偈,支公玄度好相从
赵崇经是一位明代的诗人。赵崇经,字应元,是明朝万历时期的一位诗人,他与父亲赵崇相并称为“新会二赵”,在文学领域有着一定的声誉。 赵崇经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新会县志》,他在明神宗万历时期活动,以子的身份获得了承德郎、工部主事的官职。他的诗歌创作也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其作品收录于《全粤诗》中,显示出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同时,赵崇经的诗歌内容多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对佛教文化的理解
赵崇经是一位明代的诗人。赵崇经,字应元,是明朝万历时期的一位诗人,他与父亲赵崇相并称为“新会二赵”,在文学领域有着一定的声誉。 赵崇经的生平事迹主要记载于《新会县志》,他在明神宗万历时期活动,以子的身份获得了承德郎、工部主事的官职。他的诗歌创作也得到了后世的认可,其作品收录于《全粤诗》中,显示出他在文学史上的位置。同时,赵崇经的诗歌内容多描绘山水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对佛教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