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吉
弱冠心期誓始终 故人江夏有黄童 【注释】 弱冠:男子二十岁时束发戴帽,表示成年。誓:发誓、立下誓言。始终:始终如一,不变心志。故人:老朋友。江夏:今湖北武昌,古人多指代故乡。黄童:黄色头发的孩子,比喻年少之人。数行书札:几行书信。春半:春天的中间,约指二月份。雨中:雨天中。雀鼠:比喻微小之物。共穴:同处一个洞穴。马牛:喻指不同的事物或人。谁信:谁能相信。楚越:春秋时期楚国和越国
注释:姑溪:姑熟,今属安徽省。夜雨剪春蔬,归计频番说荷锄;姑熟县在江南,这里以姑溪代指江南。荷:持。 放眼关河斜日永,惊心岁月二毛初:放眼,放眼远望。关河:这里指淮河,是当时南北分界线。“惊心”:惊心动魄。二毛:指两鬓斑白的头发。初:开始。 生涯未解营巢急,妻子都嗤涉世疏:营巢:筑巢生蛋,比喻安家立业。涉世:经历世事,指从政。 此日北堂应有梦,凝尘黯黯鬓慵梳:北堂:指内室。凝尘:凝结成尘埃。黯黯
寒食节已过,赵兵备翼招我与比部绳男蒋太守熊昌庄宫允通敏陈大令宾刘宫赞种之在小饮山茶花下即席赋赠 万花红处屐初停,胜踏桥南百草青。 此树果然同昼锦,故交先已若晨星。 才奇耻著谈龙录,屋广仍馀旋马厅。 何幸洛中耆老会,始衰先得附颓龄。 【译文】 寒食过后,我们来到山茶花下小饮。 万朵花儿红艳,脚下的鞋也停下了。 这棵树真是像白天一样光彩夺目, 老朋友就像早晨的繁星一样多。 我的才能奇特
这首诗是作者在清明后一日与友人孙大携酒饮王七秀才廷俞南圃归过县门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亡友林嗣基的怀念之情。 首句“劳劳身计本无涯”,描绘了人生的忙碌和无尽。诗人感叹人生如梦,生与死不过是一瞬间的事。 “生倘多愁死亦佳。”这句话是对生命的感慨,诗人认为,即使生活充满了忧愁,但只要我们能够接受,那也是一种美。 第二句“阅世短于欹枕梦”,诗人通过比喻,将人生比作枕头上的梦境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田间劳作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句: 1. 乞得田间自在身,课晴课雨阅昏晨。 - “乞得”意为“得到”,表示诗人得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田间生活。 - “课”(教)指的是耕作,即耕种田地。 - “课晴课雨”意指无论天气晴朗还是下雨,都在田里劳作。 - “阅昏晨”意为观看日出日落,即观察日出的清晨和黄昏时分。 2. 天山尚梦三时雪,人海初平十丈尘。 -
【注释】: 1.得孙大江宁书却寄:收到孙子在南京寄来的书信。 2.樱桃一树傍红墙:樱桃树依傍着红色的院墙。 3.书到翻怜客异乡:书信到来,才知远在异乡的亲人。 4.酒癖更沾衣袂湿:因为嗜酒成性,所以每次饮酒之后,衣袖都会沾湿。 5.花疏时入枕函香:花香四溢,常常飘入枕头和书函之中。 6.删除好梦缘妨睡:梦中的好景被打扰,妨碍了安眠。 7.检点闲身未肯狂:我虽有些懒散,但决不放纵自己。
【注释】 宿迁:古县名,在今江苏北部。 荒原:旷野。 厌:嫌。 行迟:走得慢。 不定:变幻莫测。 阴晴:阴云和晴天。 四月时:四月的天气。 破涧:冲激而成的峡谷。 怒雷:猛烈的雷声。 雨势:雨水的气势。 断厓:陡峻的山崖。 风枝:风中飘荡的树枝。 无家:没有归宿。 经年:一年。 梦:梦中的幻境。 他日:指将来的日子。 相忆处:相互思念的地方。 好寻芳草寄卷施:好去找寻美丽的花草
诗句:风光真巳胜清明,杏叶扶疏柳叶轻。 译文:这风景真的胜过清明,杏树和柳树的叶子都显得特别茂盛轻盈。 注释:风光,这里指的是景色优美,胜过了清明节时的风景。己巳,中国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种,与清明相去不远,但此处用以强调时间之近。上巳是古代的一个节日,这个节日在三月初三举行,人们会在这一天外出游玩、踏青,享受春天的美好。“先庚三日”中的“庚”是指天干地支中的第十个字
《无香色已冠香林,艳向亭坳屋角寻。隔岸绿先浮晓涨,对床红欲腻重衾。秋花祗作伤心草,蜀魄原疑共命禽。一曲阑干三尺影,几回烧烛到更深。 注释与赏析: - 无香色已冠香林,艳向亭坳屋角寻:海棠花开时没有香气,但花朵却能覆盖整个树林。它鲜艳地盛开在亭子的角落和房屋的一角。 - 隔岸绿先浮晓涨,对床红欲腻重衾:海棠花的色彩在晨曦中显得格外鲜艳,仿佛连水面都染上了红色。它们的颜色如此浓烈
注释: 月到了二十三天刚好是半夜,客人从二十天就开始孤身远征。 为何沙漠归来得早,重新见到了江乡的节序。 蒸黍不曾忘记过在绝域,卖饧已经预告了清明时节。 篱笆旁边的桃花刚刚开放,溪边的梅花就凋落了,算来又过了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首联“月到廿三刚半夜,客从二十便孤征。”描绘了月夜下的荒凉景象,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颔联“何因沙漠归来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