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得田间自在身,课晴课雨阅昏晨。
天山尚梦三时雪,人海初平十丈尘。
浪说戈头能淅米,几曾釜厎乞分薪。
烧灯市外云如墨,辜负风光过早春。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田间劳作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诗句:
- 乞得田间自在身,课晴课雨阅昏晨。
- “乞得”意为“得到”,表示诗人得到了一个自由自在的田间生活。
- “课”(教)指的是耕作,即耕种田地。
- “课晴课雨”意指无论天气晴朗还是下雨,都在田里劳作。
- “阅昏晨”意为观看日出日落,即观察日出的清晨和黄昏时分。
- 天山尚梦三时雪,人海初平十丈尘。
- “天山”指的是遥远的高山,这里比喻自然界的壮丽景象。
- “梦三时雪”形容山上积雪厚重,仿佛梦中一般。
- “人海”代指人间的繁忙世界,也暗示着社会的纷扰。
- “初平十丈尘”意味着人们忙碌奔波,尘埃飞扬。
- 浪说戈头能淅米,几曾釜厎乞分薪。
- “浪说”意为随意评论或想象。
- “戈头”可能是指古代兵器上的装饰品,也可以理解为象征性的武器或工具。
- “淅米”意为将米粒从锅中舀出,形容用工具轻松地完成日常琐事。
- “釜厎”(锅底)意为锅的中心部分,引申为生活的中心或根本。
- “乞分薪”意为请求分配食物或帮助。
- 烧灯市外云如墨,辜负风光过早春。
- “烧灯”可能指的是夜晚的活动,也可能是描述灯光照明的景象。
- “市外”表明诗人所在的地点是在城市之外的地方。
- “云如墨”形容天空中的云彩如同墨水般黑沉,暗喻世事的沉重。
- “辜负风光过早春”意味着错过了春天的美好时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间劳作的场景和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哲学思考。他通过对比自然和人生的喧嚣与宁静,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压力的无奈。同时,他也通过描写自然景观的变化,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意义。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