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
《过平乐》 这是一首描写江行险阻、舟行如飞的诗。诗人乘着楼船,在千斛之重的大船上扬帆而行,小舟则缆索于水底,顺流而行寸尺。途中遇巨石激水,船身颠簸。诗人从容自若,轻驶如飞。 【注释】: 去家十五日:离家十五天。 乃始到平乐:才到平乐这个地方。 看山:观赏山水风景。 舟行缓:船行驶缓慢。 吾意不厌恶:我的心情并不厌恶。 与水相激搏:和流水相冲击。 石亘中流:巨石横亘在江流中央。 千斛:一斛为十斗
庐山谣 紫漠吹落青芙蓉,随风飘堕江之东。 瓣开四面花玲珑,化作碧玉千百峰。 倒影翻湖黛色浓,突兀万丈绚青红。 曾峦重阜架为宫,五老拄杖碧云中。 子孙诸峰咸待从。 尔来一万四千岁,白头昂首啸鸿蒙。 我来经丧乱,九十九寺皆在焚劫中。 瀑泉又已枯,秀色灭昌丰。 惟有重崖与叠嶂,苍翠合匝转无穷。 陶谢妙述作,幽人不可逢。 长卧龙潭石,醉欲骑苍龙。 青鸾未能驭,白鹿已无纵。 夜投东林访远公,殿宇陊剥瓦砾封
诗句 1. 游罗浮:游览罗浮山。 2. 罗浮云气接逢莱:罗浮山云雾缭绕,与蓬莱仙境相接。 3. 紫霞照耀方丈璀:紫色的霞光照耀下,方丈山显得灿烂夺目。 4. 青绿画图似海岛,疑自十洲仙山来:青绿色的山水画中,仿佛是来自神仙居住的海岛,让人误以为是来自十洲的仙山。 5. 女娲补天多罅漏:女娲补天的故事,象征着修补天地的裂痕。 6. 银河泻落九天开:银河从九天落下,象征着天空的开阔和壮丽。 7.
【解析】 题干要求对诗句的赏析,注意“学问皆扫尽”中的“学问”“扫尽”,意为:所有的学问都被扫除了;“良由求富贵”中“良由”,意为:实在是因为……;“有司岂无罪,振与谁为替”意为:那些做官的难道就没有罪?振和谁一起被代替?“应开大学校,心物罗根蒂。西江后英起,道术犹有系。”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应该有大学来开设,要使心灵和物质相互结合,才能找到根本问题。西江地区后来涌现出很多英才
【注释】 1. 蒙茸:草木茂密。碧山:青山。2. 澄潭:清澈的深水。绿霮濧:指水中的绿色浮藻或水草。3. 况径:小路。4. 青萝:一种长在山石上的绿色植物。洗岚黛:洗去山间的雾气,显出青色。5. 幽篁:茂密的竹林。结石:指山石。6. 倒映:反射。妙水绘:指美丽的山水画。7. 桂棹:桂木船桨。8. 鳞鳞:形容波纹繁多。9. 茅屋:用茅草搭成的房屋。倚岩:依傍山崖。幽:幽静。10. 青杉:绿色的树木
【注释】 浩风:大风吹拂。所历:经历。知几舍:知道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三十有二:指四十岁。相:相貌。现示:显露、出现。随变化:随环境而变化。偶:偶然。披垢腻:形容人衣衫不洁、不整洁的样子。税:索取;征收。人间驾:人间的马车。漆镫:古代车用油灯。明暗夜:指白天黑夜,不分昼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某僧人所写的一首题扇诗,借题发挥对佛教的赞颂。首联写佛性广大无比、无边无际,其经历和遭遇也很多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1. 第一句:“华夏文明剩竹枝,南洋风物被声诗。” - 注释:这里提到“华夏文明”和“南洋风物”,说明诗人在描述两种不同的文化元素。 - 赏析:此句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不同地域文化的欣赏与尊重,同时也暗示了诗歌可以跨越地域界限,传播到其他地方。 2. 第二句:“蛮花犵鸟多佳处,恨少通才作总持。” - 注释:这句表达了对于才华横溢之人的渴望,但现实的不足让他感到遗憾。 -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的词,表达了作者对日本驻港领事上野季三郎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福。 首句“横飞金翅决青岑”,描绘了雄鹰振翅高飞的场景,象征着日本驻港领事上野季三郎的英姿勃发和豪迈气概。 第二句“不信神州竟陆沈”,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担忧。这里用典《左传·宣公十五年》中的“不意天实为之”来表达自己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第三句“龙战玄黄翻海水”,“龙战”是指龙在战斗中的力量
漓江杂咏 漓水从桂林发源,经过柳州、梧州,汇入南海。诗人在江畔漫游,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游历漓江时的感受和心境。 1. 石濑溅溅立鸥鹭,绿杉瑟瑟隐茅庐:漓江边的石头上有许多小水流,它们拍打着石头发出声音,像是在嬉戏的鹅和鹭鸶。远处,绿色杉树的影子映衬在茅草屋上,显得格外宁静。 2. 清溪缥碧竹排溜,红树青山问卖鱼:清澈的小溪旁,一排排翠绿的竹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译文: 温泉清澈碧透,松石环绕其口。泉声潺潺如同诵经之歌,我心沸腾难以平复,枉费肝肺自问何求。君可知此水名为科葛微那,勿忘我情深似海。 泉水汩汩,如天河之烟腾涌,深不可测,让人无可奈何。我心火热难平,徒增烦恼。君若知我之情意,莫忘我心,泉名乃科葛微那。 松树盘根错节,涧底石头高耸入云。泉水沸腾却与和谐不沾边,喷涌而出却抛弃了我。奈何天地不公,鼎鼐失衡,泛滥成灾。我力挽狂澜,驱除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