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应元
这首诗的原文是: 晚登吴山,蕉池饮罢更扶筇,历尽吴山第几峰?万井尽围苍蜿蟺,一江乱插碧芙蓉。□声初过秋光尽,云影频移树色重。谁道下方城市近,身闲随地有仙踪。 注释: 1. 万井:指无数的村庄。 2. 苍蜿蟺:形容蜿蜒曲折的样子。 3. 一江乱插碧芙蓉:形容江水在秋天被风吹拂,仿佛是碧绿的荷花。 4. □声:指风的声音。 5. 云影频移树色重:形容云层在天空中移动,使得树木的颜色变得厚重。 6.
诗句注释: 1. 江门一望天无际,皓月融融侵薜荔。 - 江门(地名):指长江边的门户。 - 天无际(天空无边无际):形容月光皎洁如水,覆盖整个天际。 - 皓月融融(明亮的月亮):指月光明亮而温柔,如融化的雪珠。 - 侵薜荔(映照在薜荔花上):形容月光照射在植物上,使得植物仿佛被点亮。 2. 游子抠衣对月明,几回击节叹光霁。 - 游子(在外流浪的人):指诗人自己或他的朋友们。 -
译文: 一块奇石多么雄伟,高峻的山峰耸入云端。 在山巅抠衣岩边,感叹航海日暮已近黄昏。 浪涛汹涌如愤怒的胡人,层层波浪如同悲伤的赵孤。 当战局已经十分危急之时,云层昏暗天色模糊不清。 江水沉没何需惋惜,金牌是谁下令禁止渡江? 浩然正气弥漫六幽,祭祀神灵唯有庙食为尊。 不知如今是何时年月,菩提树只有两三枝繁盛。 墙壁缝隙里蛙声渺茫,天空中鸟迹斜斜飞坠。 回望家族运数早已终结,白鹇鸟尚徘徊不前。
注释: 1. 丈夫负刚肠,惺惺时自勖。 直气分秋赠林学博 - 丈夫:指志向远大的男子汉。 - 负刚肠:意指具有坚韧不屈的品格。 - 惺惺时自勖:形容自己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 2. 中材涉末流,刓方徒碌碌。 - 中材:指平庸之才。 - 末流:指末路、衰败之境。 - 刓方:磨平方形,喻指消磨锐气,失去棱角。 - 碌碌:指碌碌无为,无所作为。 3. 先生寤真窍,蝉蜕和光局。 - 先生
【注释】 艅艎:古代小船。过雨:下雨。漫占:随便占据,随意安排。木兰:指岭南,这里泛指广东一带。遥渡:远渡。五羊:广州的别称。薄暮:傍晚。江天:指江河上空。岚烟:山岚之气。云外出:云雾缭绕。无边:没有边际。波浪枕中生:浪花像枕头一样涌出水面。停桡:停止桨。蛟龙舞:指大江中巨鱼在水里翻滚游动。把酒偏深:指举杯欲饮。雁鹜情:指大雁、野鸭之情。采采芙蓉:荷花。芙蓉:即荷花,又称莲花
汶上蚤行次朱半石韵其一邂逅双龙合,驱驰几夜霜。 风高人力怯,春迅雁声忙。 萍迹犹宗国,葵心已帝乡。 不堪频着辔,月色正微茫。 注释: 邂逅双龙合:指与两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相遇。 驱驰几夜霜:形容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风高人力怯:风大,人感到害怕。 春迅雁声忙:春天来了,大雁忙着南飞。 萍迹犹宗国: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仍然保持着对国家的忠诚。 葵心已帝乡:向日葵的心已经转向了太阳(即帝乡)
【注释】 大厦:指国家。 鸱夷:即“鸱夷子”。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辅佐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号为鸱夷子。 鱼腹:指伍子胥被秦昭王杀害后,其儿子伍子胥逃到吴国,变姓名为鸱夷子皮。伍子胥投江自尽前对人说:“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挖出来做成眼睛珠子。”后来伍子胥的眼珠被吴国用以为宝。 龙髯:指屈原。 如臼:指屈原。 若员:指贾谊。 “登临四顾”句:登上山巅,环视四周,增感惆怅之情。把酒:举杯
蕉池饮罢更扶筇,历尽吴山第几峰。 万井尽围苍蜿蟺,一江乱插碧芙蓉。 □声初过秋光尽,云影频移树色重。 谁道下方城市近,身闲随地有仙踪
江门一望天无际,皓月融融侵薜荔。 游子抠衣对月明,几回击节叹光霁。 悬思翰苑耀金莲,晓曙长破白云篇。 萱草夜寒裛玉露,銮坡抽笔径飘然。 禄仕脂韦非所志,皂囊独矢报刘意。 持筹今雨景高标,碧玉轩翔词赤帜。 此性由来只秉彝,前修卓轨更何奇。 长空一鉴照千古,倏忆南陔辄自嘻。 惓惟踯躅漫翘首,极目银蟾正北斗。 神爽翛然弄物华,扶疏筛影频粘牖。 直劈尘寰梦觉关,丹肠昼暮北堂间。 它时梓里传消息
丈夫负刚肠,惺惺时自勖。 中材涉末流,刓方徒碌碌。 先生寤真窍,蝉蜕和光局。 不薄广文寒,青毡持正鹄。 桔槔世所谐,砥柱多违俗。 皎皎烈素商,盘错志弥笃。 岂为长沙行,易操随磬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