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注释】 秋日杂咏 :秋天时写的诗。 海滨三度过中秋:在海边过了三个中秋节。 雨横无因到庾楼:雨水纵横,没有原因就降落到了庾楼。指天灾人祸。 万里无尘今夕月,不须携客上罗浮:今夜明月皎洁万里无云,不需要携带客人去罗浮山赏月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元和五年(810)九月十五日所作,当时诗人已五十岁。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居润州丹阳郡之延陵别墅时。前两句写自己虽在海边过了几个中秋节
【注释】 秋日杂咏十首:这是一组描写秋天景色的诗。 杖策寻幽路欲迷:拄着拐杖寻找幽静的小路,好像要迷路了。 华鬘椎髻杂生黎:华丽的头饰和粗犷的发式混在一起,出现在生民之中。 空阶秋晚无霜叶:空空的台阶在黄昏的时候没有霜打过的树叶。 自把清诗竹上题:自己拿着清丽的诗歌写在竹子上。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天的景物,以“杖策寻幽路”开篇,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感。颔联用典,“华鬘”指华丽的装束
秋日杂咏十首 老去忘情不厌闲,酒杯诗轴最相关。 篱边知是重阳近,萸实微红菊蕊斑。 注释: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渐渐忘记了世俗的情愁和繁华,反而更喜欢闲暇的时光,因为酒和诗最能引发我的感慨。篱笆旁边可以感受到重阳节的气息越来越近了,那些小小的山茱萸果实已经微微染上了红色,而菊花的花瓣也已经开始绽放出点点斑斓。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悠闲生活。他不再为世俗的繁华所动
【注释】 天南:指边远之地,也指南方。尺书:书信。老眼:指衰老的眼睛。经秋自不眠:秋天的夜晚不能入睡。鼓角声:战鼓和号角的声音。可堪:哪能忍受。残月:即下弦月,月亮已偏西,即将落山。 【赏析】 首句说:南方有人把一封书信送到这里来。“天南”是泛指南方,而特指边远之地。这一句诗写出诗人收到远方来信的兴奋心情。第二句写自己年老体衰,眼睛已经花了,秋天的夜晚,睡不着觉。第三句说
注释:孟坚,即孟浩然,唐代诗人。 译文:你到家里时心情应该很愉快吧,倚在家门口慈母问你是否平安?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不要把它看作千山万水那么遥远。 赏析:这首诗描写孟浩然北归途中的情景。“汝到家中暂喜欢,倚门慈母问平安。”这两句是说,你到家后应该很高兴吧,倚在门边的母亲问你是不是平安。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孟浩然北归的心情。“举头便见天边月,莫作千山万水看。”这两句是说
. 可笑:令人觉得可笑的是。 2. 馀生:剩余的时间。 3. 习气缠:被旧有的习惯所束缚。 4. 吟咏:吟诵诗歌。 5. 偶盈编:偶然积累的篇章。 6. 心闲:心情闲适,无忧虑或杂事。 7. 身老:身体衰老。 8. 趋平淡:追求简朴和平淡的生活。 9. 效乐天:模仿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的风格或态度。 10. 赏析:对诗句进行评价和解析
新年杂兴十首 萧然一榻本无尘,转物庵中老病身。 江上桃花空记面,不如啼鸟解留春。 注释:在空旷寂静的房间里,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仿佛置身仙境。身体虽然年迈多病,但心中却如明镜般清澈。在江边看到桃花盛开,只能感叹岁月无情,而不如聆听鸟儿的歌声来感受春天的美好。 赏析:此诗是诗人李光对新年之际生活的抒发与感悟。首句“萧然一榻本无尘”,表达了他对于清静简朴生活的喜爱,以及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赏析”,然后要逐句分析。 “凭谁与唤烟霞伴”中“烟霞伴”即指天上的云和地上的山色相辉映。此句的意思是:我凭谁去呼唤那飘渺的云彩和大地山川来相伴呢?“佳节无人同一尊”中的“佳节”即指新年,“无一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这句意思是:在这美好的节日里,却只有自己一个人。 “荧荧灯火雨昏昏”,是说在昏暗的灯光下
秋日杂咏十首 风露萧萧月欲沈,方池水静影横参。 何人睡觉来陪我,更取金荷潋滟斟。 注释:秋风瑟瑟,月光将要落下,我正在欣赏着这宁静的景色。方池的水平静如镜,倒映着我的影子。这时候,是谁在陪伴着我?原来是你,带着金荷酒,与我共享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秋夜美景和友情的诗。前两句写景,通过描绘秋风、月光等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秋夜氛围。后两句写人,通过描绘朋友的到来和朋友之间的互动
秋日杂咏十首 沙路微行到懒窠,晚风斜日满烟萝。 焚香坐久疑无路,忽见帆樯竹外过。 注释:在秋天的沙路上漫步,直到来到一片宁静的竹林旁的小窝。傍晚时分,斜阳和轻风让烟雾弥漫,景色迷人。我静静地坐在那里,似乎找不到通向出口的路。突然,我看到远处有船只经过,那是帆樯在竹丛外面驶过。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秋天的沙路上漫步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夕阳、烟雾、竹林等景物,营造了一种宁静、幽远的氛围。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