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诗句解释与注释: 1. 夕照穿林暮霭收,出门忽见月如钩。 - 夕照: 夕阳照射。 - 穿林: 穿过树林。 - 暮霭: 傍晚的雾气或云气。 - 收: 消失。 - 门: 指园林的门。 - 笑: 形容人的心情愉快。 2. 幽人曳杖来寻伴,一笑能令万虑休。 - 幽人: 隐士或者深居简出的人。 - 曳杖: 拉着拐杖走路,这里可能意味着步履蹒跚。 - 寻伴: 寻找伴侣或同伴。 - 一: 第一;第一次。 -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解答时,要通过读题目了解要求,读懂诗的内容,再结合注释和题目要求分析理解诗意。 “甃石流沟汲愈新”一句,意思是双泉亭的石甃像流水一样清澈见底,水流得更加清亮了。“甃”是砌的意思,“流沟”指双泉。这句是写景。 “秋无落叶旱无尘”一句,意思是说秋天里没有落叶,也没有尘土。这句中“秋”“落叶”“尘埃”是关键词语。 “他年莫忘痴顽老,曾是双泉旧主人”一句,这是作者的感慨
注释: 一枝淡静玉无痕,便觉萧娘气味村。旋汲清泉滋蓓蕾,小窗留待月微昏。 注释: 淡静的梅花像没有痕迹的玉一样,让人感觉萧娘(这里指女子)的气息十分平常。我迅速取来清水滋润着刚绽放的花蕾,希望它们能茁壮成长;在微弱的月光下,我在小窗前静静地等待。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诗人以梅花为题,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首句“一枝淡静玉无痕”,以“淡静”二字来形容梅花的清雅脱俗
诗句 1. 招呼佳侣暂忘形 - 邀请好友暂时忘却形骸。 2. 夜久金茎露欲零 - 夜晚漫长,金茎上的露水快要滴落。 3. 风卷晴云时点缀 - 微风轻轻吹动晴空的云朵,仿佛它们被点缀着。 4. 未妨华月上青冥 - 美丽的月光仍然可以高悬在青蓝色的天空之中。 译文与注释 译文一: 在秋日邀请良朋共度时光,让我们暂时忘却世俗的烦恼。 当深夜降临,金盏中的清泉露珠即将消逝。 微风吹拂着晴朗的蓝天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怅”、“徜徉”、“返”“汲”等。 【答案】 小桥西巷每徜徉,忽趁南风返故乡。旋汲双泉烹日铸,从今谁共北窗凉。注释: 列之告别为之怅然:因为离别,心中不胜惆怅之情。小诗送别:我写的这首小诗来送别你。小桥西巷每徜徉:每次走过小桥,走西巷,我都徘徊留恋。忽趁南风返故乡:忽然赶上南风,就回到了家乡。旋汲双泉烹日铸:于是舀来两股泉水
注释:赫日,明亮的太阳。林壑,山林与壑谷。小亭,小亭子。主人,指诗人自己。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小亭下醉酒后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描绘出小亭周围的环境,树木葱郁,山峦叠嶂,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第二句进一步描绘了小亭的景色,门前的鸟儿轻声啄食,窗下的诗人正在醉眠,形成了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画面。第三句则通过"轻手"一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喜爱。最后一句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总结
香超薝卜断知闻,穷腊开花处处村。 应笑多姿桃杏俗,更嫌贪睡海棠昏。 注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寒冷的冬季里,花儿们纷纷开放,散发出阵阵芳香。这些美丽的花朵在乡村四处盛开,给村民们带来了欢乐与希望。它们虽然不如桃花和杏花那样艳丽娇媚,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了这些不畏严寒、勇敢绽放的花朵。它们虽然不追求华丽的外表,却拥有着坚韧的精神,不畏严寒,独自傲然绽放。同时
【注释】 转物庵:在江西上饶玉山,是黄庭坚隐居之地。老人:指黄庭坚自己。岭峤:指江西的山区。藏身:隐逸。黎山万叠波千顷:形容山峦重叠、波涛汹涌的景色。心镜:指自己的内心如镜子一样清澈。孤圆:形容月亮明亮圆满。月一轮:即一轮明月。 赏析: 这首小诗是诗人晚年寄书给侄辈孟容时所题写的。首句以“一老人”三字总写转物庵中这位隐士的生活和性格,突出其“十年岭峤且藏身”的形象;次句点出这位隐士隐居的时间之久
【注释】: 直缀(zhui)还绦(tào):系好衣带。 岸幅巾:即幅巾,一种头巾。 衰容:衰老的容颜。 【赏析】: 此诗是杜甫赠给友人陈子昂而作。诗中赞美了陈生“鬓髯若为添霜雪”,形象逼真,使作者觉得“始觉衰容更逼真”。 首句“直缀还绦岸幅巾”,用典。《世说新语·汰侈》记载晋朝王恺有绿珠,其母甚爱之,王恺以一石黄蜡弹与王济,令弹之,蜡丸堕地,发视,皆六出,晶莹如蜡也。后用“蜡丸”指美玉
注释:孟坚,即孟浩然,唐代诗人。 译文:你到家里时心情应该很愉快吧,倚在家门口慈母问你是否平安?抬头看见天上的月亮,不要把它看作千山万水那么遥远。 赏析:这首诗描写孟浩然北归途中的情景。“汝到家中暂喜欢,倚门慈母问平安。”这两句是说,你到家后应该很高兴吧,倚在门边的母亲问你是不是平安。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对比突出孟浩然北归的心情。“举头便见天边月,莫作千山万水看。”这两句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