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新年杂兴十首 负郭幽居一味清,残花寂寂水泠泠。 夜深宴坐无灯火,卷起疏帘月满庭。 注释: 1. 负郭幽居:在城郊僻静的地方居住。 2. 一味清:一种境界,形容心境的清净。 3. 残花寂寂:残败的花朵寂静无声。 4. 水泠泠:水声清冷,形容环境的静谧。 5. 夜深宴坐:深夜时独自坐着。 6. 无灯火:没有灯光的照耀,显得更加昏暗。 7. 卷起疏帘:打开窗帘让月光照进屋子。 赏析:
注释:离开国家多次经历旷达的恩惠,新年还寄居在海南的村庄。 掇取移来美丽的境地并非难事,只要使心灵超越不二门。 赏析:此诗为作者在海南过春节所作。第一句“去国频经旷荡恩”,写自己离国多次,受皇恩浩荡,这是对皇帝的感恩之情。第二句“新年犹寄海南村”,“寄”在这里有“寄居”的意思。第三句“掇移妙境非难事”,意思是说移来美好的风景并不是很难的事情。第四句“直使心超不二门”,意思是让心灵超越不二门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注释和关键词分析诗句的意思,并分析诗的手法。此诗第一句写自己三年幽居的生活;第二句点出幽居的原因;第三句写自己心境的变化,由杂念而入静的境界;最后两句写自己心境的变化,由静境而进入超然物外的境地。 【答案】 译文:幽居三年,潜心修炼养性灵。焚香默坐,排除万缘
【注释】 抄罢:读完。郊坰(jīng):郊外的田野,泛指乡野。炎暑:炎热的夏天。明窗:明亮的窗户。道经:《道德经》。 【赏析】 此为七绝组诗《秋日杂咏》的第二首。全诗以“秋”字统摄全篇,描写了秋天的景色、气候和作者的生活情趣,表现了作者淡泊宁静的心境。前两句点出题意,说明自己因读到唐诗而停笔不作,不将奇字问人,也不去增添文字。后两句写自己读书的情景。秋天郊野里没有酷暑,于是打开窗户
注释: 五月望日:五月十五日。望日,即十五日。 市无鱼肉:市场上没有鱼肉。 老庖:厨工。庖,厨师、烹调者。 撷(xié):采摘。园蔬:菜园里的蔬菜。 杂以杞菊:把枸杞子和菊花混杂在一起。杞菊,两种草药,常用来做滋补食品。 杞菊作羹:用枸杞子和菊花煮成的汤。 气味甚珍:味道非常鲜美。 戏成小诗:我随手写出了一首小诗。 适梁军判送酒头来并成三绝谢之:正好梁军的判官送来了酒,我就用这三首绝句来表示感谢
第一首: 五月望日市无鱼,有肉老庖撷园蔬。 杂以杞菊作羹味,气味甚珍戏成诗。 注释:在五月十五这天,市场上已经没有鱼肉了,只有肉类的菜肴。老厨师采摘了园中的各种蔬菜。用这些蔬菜和枸杞、菊花一起做成羹,味道非常珍贵,我于是戏弄地写了一首诗。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节日食物的诗。诗人描述了在端午节这一天,市场上没有鱼和肉,只能吃到肉类菜肴,然后采摘园中的蔬菜来制作羹,味道非常珍贵。 第二首:
【注释】 ①城隅:城外。诘曲:曲折,弯弯曲曲。趁溪斜:沿着小溪斜着走。青帘:青布的帷幕,指酒店的招牌。②烹茗:煮茶。奕棋:下棋。③菡萏(hàn dàn):荷花。④谢君:作者的朋友谢君。爱其幽胜:喜爱他的居所幽静而优美。而庭植道源诸友:在庭院中种植了道源诸位朋友的花卉。⑤见寻:被找来。烹茗奕棋:煮茶下棋。小酌:稍作休息或饮酒。因成二绝句:于是创作了两首绝句。 【译文】
【赏析】 《新年杂兴十首》为元稹的组诗作品。此诗是其中的第一首,写诗人在新年之际,游赏海邦的景色,并作诗以自娱。 起句“海邦人日似深春”,点题中的“新年”。这里“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七(宋人称春节),古人有元旦迎春之俗。作者说:“海邦人日似深春”,意谓新春时节海邦的气候已如深春一样温暖宜人,而内地则尚未转暖。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含深意。因为海邦地近海边,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所以气候较内陆温暖
【注释】 独酌怡然:独自饮酒,十分惬意、舒畅 万虑平:一切忧烦都消失了 矮床睡稳:矮小的床睡得安稳 谁呼觉:是谁叫醒我 幽禽一两声:几声幽雅的鸟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新年期间所作,写的是作者自己饮酒时的感受。首句“独酌怡然万虑平”,写他独自饮宴时心情十分舒畅愉快;第二句“夕阳窗牖喜新晴”,描绘出他看到窗外新晴天光,心情更加愉快;第三句“矮床睡稳谁呼觉”,写他躺在矮床上睡得十分舒适
世事悠悠委逝波,六年归梦寄南柯。 北来莫怪音书断,衡岳元无雁字过。 注释:世间的纷扰如同流水一般,一去不复返。这六年的归乡之梦,就像是寄居在一个虚幻的地方。你来到北方,不要奇怪我这里音信断绝,因为衡山一带的雁群,从来就没有飞过这里。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被叛军掳到洛阳后所作。诗人以“世事悠悠”起兴,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忧虑,又借“归梦寄南柯”暗示自己的政治理想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