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注释】闲中日月迟:闲适的光阴过得很慢。颓然那惜寸阴移:悠然自得,对光阴流逝不以为意。消磨永昼非无术:消磨漫长的白天并不是没有妙法。袖手旁观数局棋:袖着手在旁边观棋。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和超脱世俗的胸怀。首句“信是闲中日月迟”,写诗人闲适地度过光阴,不觉得时间过得太慢。第二句“颓然那惜寸阴移”,写诗人对时光流逝不以为意,悠然自得。第三句“消磨永昼非无术”
【注释】 ①杂兴:即“杂咏”。 ②没平沙:指春潮涨满沙滩。 ③疏篱:稀疏的篱笆。 ④人日:农历二月十五,为汉族传统节日。相传此日太阳黄经达90°而交于木星(岁星),因此称“人日”。 【赏析】 《新年杂兴》十首是唐代诗人张祜在除夕之夜写的一组诗。这是其中的第四首。全诗以简洁、明快、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除夕夜所见所感,抒发了作者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愿望。 前两句“春潮和雨没平沙,沙岸疏篱尽酒家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的题干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逐一分析每一联的意象,最后指出其特点。此题中,第一联的关键词是“朝来风静”“冻云消”
注释: 疏帘徐徐飘过茶香,日正当午谁人陪伴竹屋清凉。陋巷中箪瓢已清绝,更以诗句搅乱空肠。 译文: 稀疏的帘子轻轻摇曳,穿过茶香飘进室内,正午时分谁人能与我共享这清凉?陋巷中箪瓢已经清绝,更以诗句搅乱我空荡的肠。 赏析: 首两句写“疏帘冉冉度茶香”,渲染了一种闲适恬淡的氛围;第三句写“日午谁陪竹户凉”,透露出诗人独自品茗的孤寂感。全诗语言平淡,但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红蕉栏畔小池塘,山雨添花映短墙。 注释:在红蕉树边的栏杆旁有一个小池塘,山间的细雨使得池塘中的花朵更加鲜艳,映照在矮墙之上。 自是冰霜元不到,浮花那解傲冰霜。 注释:自然是因为那些冰霜从未触及过这里,所以浮花才不懂得如何去面对冰霜
【注释】 ①杖藜:手拄着拐杖。古代官吏常用杖藜,表示年老。②旌:一种插在车上的装饰物,这里指旌旗。③使星:古代出外为官的人,称其星为“使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康守的赠别之作。前两句写自己到幽亭游玩的情景;后两句则写自己将来还会重游此地。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能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 首句“风卷千梢偃旆旌”,描绘了一幅风吹动树枝摇曳、旗帜倒下的景象。这既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述
十月三十天气重阴门巷萧然乏酒不能招客邻人酿酒适熟而梁军判周主簿芋 注释:十月三十,天气阴沉,门巷寂静。因为缺酒,无法邀请客人。邻居正在酿造米酒,恰好酿好了。 火冷灯青正寂寥,夜寒风劲酒香飘。 注释:炉火已熄,灯光幽暗,整个夜晚都显得格外寂寞。寒冷的夜晚,寒风吹动,酒的香气四溢飘散。 隔墙知是邻醅熟,踏雨沾泥不待招。 注释:隔着墙壁,我就知道邻居家的米酒已经酿好了,不用招呼,他们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昨夜因酒与邻翁相会,都来游戏小诗,而国干尚未作答,直到今天天气温和,再成鄙句催促他写。 星河灿烂,夜色幽深,紧闭房门隐约听见炉中麝香飘散。 何况南边邻居爱喝酒的同伴,兴致来了不用《楚辞》招引。 注释:昨:昨日。国干:国姓,指欧阳修。和章:即和凝,字尧章,五代时人。湛湛:清澈的样子。寥寥:空阔无边的样子。闭户:关上房门。微闻:隐隐约约地听到。麝篆:熏香燃烧后所留下的烟。兴来:意态闲适,兴致勃勃
诗句注释如下: - 桄榔涩勒易成林:指的是桄榔树生长迅速,容易长成森林。 - 午枕萧然一榻深:描述了一个人在午后睡觉时,枕头非常柔软舒适,整个房间都显得空旷和寂静。 - 春半已无桃杏在:春天过了一半,原本应该繁花似锦的地方却看不到桃花或杏花。 - 夜深惟有月华侵:到了夜晚,月光穿过窗户,照亮了房间,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译文: 在南方生活了很久,还没有回家,突然来到这里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的《和陶诗·归园田居》中的第三首。 我们来解读一下诗句: 1. 流转南来未放还,此身忽到海中山。 - "流转南来":指诗人长期在南方生活,未曾回到故乡。 - "未放还":表示诗人未能如愿以偿地回归家乡。 - "此身忽到海中山":突然之间,诗人回到了故乡的山水之间。 2. 临池顾影聊娱戏,懒把青铜照鬓斑。 - "临池顾影":诗人站在池塘边,看着自己的倒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