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题目为《离萍乡晚宿里田铺》。 第一句“晓出萍乡动越吟”,意思是清晨离开萍乡时,听到远处传来越地的吟唱声。这里“晓出”表明诗人是在清晨时分离开了萍乡,"越吟"则可能是诗人听到的某种声音或诗歌风格,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和心境。 第二句“清溪无底乱山深”,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而又深沉的画面。诗人站在清溪之旁,远眺着那深邃的乱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深邃
【注释】 过清江:经过清江。寄向伯恭:写给友人向伯恭。向伯恭,即向子諲,北宋诗人、画家。芗林:指香林寺,在今安徽宣城市北。真面目:本指佛教徒悟到的真理或佛性。这里指香林寺的真身。霜花风叶:霜花是秋霜,风叶是秋天的叶子。萧萧:形容声音凄凉,气氛低沉。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过清江时写给向子諲的一首七律。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诗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拟人化、借景抒情等
【注释】 惜春二首:唐玄宗天宝年间,杨贵妃得宠,诗人杜甫因作诗讽刺而得罪权贵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后又被召还长安。在长安时与李白、高适等结社饮酒,常以诗酒为乐。此诗是杜甫流寓成都草堂时的即景之作,写春光消逝之惋惜,寄情于酒,抒写自己失意落寞的境遇。 群红飘尽绿阴浓(“群红”:指百花):百花凋零,绿叶茂盛。 醉里看花若梦中:醉意朦胧间,看着花仿佛是做梦一样迷离恍惚。 篱外野桃(“野”:指非人工培植)
【赏析】 “牂江对雨”是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面对雨中景色,首先描绘了一幅雨中江面的画面。“急雨崩腾会百川”,暴雨倾泻,山洪暴发,汇合了无数江河之水,形成滔滔洪流。“牂牁江露石如拳”,在大雨的冲洗下,江边的石头像拳头一样凸了出来。这两句诗用“急雨”“崩腾”等词,写出了雨势之大,气势之猛,给人以震撼感。 “两山南北人来往”,写雨中的行人。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雨和行人,而是通过雨景和人来表现雨势
元发弟六十五侄远寄貂蝉笔样孟博有诗因次韵 十年惯使鸡翎笔,一束貂蝉愧暗投。 待我明窗草玄罢,论功应合便封侯。 注释: 十年前就习惯了使用鸡翎笔,现在得到一束貂蝉的笔样,却感到惭愧,暗投(自谦)给孟博。等我写完《明窗》这篇文章后,应当论功行赏,应该封侯了。 赏析: 此诗是作者为孟德刚送笔作答的酬谢之作。诗中表达了对孟德刚送来貂蝉之笔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向往和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
【注释】: 予:我。惠然:惠顾,指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抱琴:抱着琴。见访:被拜访。老懒:年老体衰。朱墨:指书信。度:通“渡”,渡过。款戏:亲切地玩笑嬉戏。小诗:小诗一首。 【赏析】: 首句写诗人与天台才上座分别已逾二十年,此时惠然抱琴来访,使久已尘封的心弦再次拨动。诗人以一“却”字转折,表明自己虽在青山流水中,但并不感到孤独。 第二句说当年指点指法,杳然难寻,现在想来,二十年来白白用心
【注释】 江山:指江西省。 戊午:年号。 仲冬:冬季的第二个月。 成小诗:即《江上逢故人》。 【赏析】 这是一首纪行抒怀的诗。诗人由江西召还道经江山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依然山色与溪声”,写自己回到家乡后,看到的是熟悉的景色,听到的是熟悉的声响;“岁月峥嵘只自惊”,则是说这些景色和声响使作者感到惊异,因为岁月不居,人事已非,物是人非,这不禁使人感慨万千。
《夜宿东城有怀二首》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李光的作品,这两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缅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感慨。下面是对其诗句的翻译、译文的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翻译: - 第一首:风送孤帆掠岸飞,篮舆十里漫追随。夜深小市无灯火,雪月佳哉祇自知。 - 第二首:半生香火庇琳宫,自怪年来出处同。忧患祗今尝已遍,颓然相对两衰翁。 2. 诗句注释: - 第一首
注释: 再寄向伯恭:这是作者再次给向伯恭寄诗。 南行万里敢辞遥:向南行走了万里之遥,我怎敢推托远行? 过尽江西独木桥:走遍江西后,终于走到了独木桥上。 已见芗林真面目:已经看到了香林的真面目。芗林指的是香林寺,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郊。 依然华发两萧萧:头发还是那么白,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远行之后写给朋友向伯恭的。诗人在南方行走了万里之遥,最终来到了香林寺。在这里
【注释】: 1. 死生契阔:指夫妻或恋人离散后,生死相隔。契阔,指分离。 2. 鸿雁惊飞只断魂:大雁惊飞,声声响过耳际,使人感到心魂飘荡,不能自已。 3. 白首重来作寒食:白发的我重新回来,为亡妹扫墓,祭奠亡灵。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是扫墓的日子。 4. 数行老泪洒松根:泪水洒在松树的根部,表示哀伤和悲痛。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悼念亡妻之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无限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