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
这首诗是诗人对李忠定(李纲)的悼念之作。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挽李忠定 注释与赏析 1. 忠言直节动华夷:忠言直节意味着忠诚正直,能够感动华夏大地的百姓。这句话表达了李纲忠诚正直的品质,他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奸臣,使得天下人都为之动容。 2. 肯为投闲更息机:表示愿意放弃官职去隐居,不再参与政治。李纲在晚年曾请求辞去官职,远离朝廷的权力斗争,过一种清静的生活。 3. 南国忽闻梁木折
城南池 枯木摧残色彩空,西风霸占水芙蓉。 瑶池散宴红装舞,洛浦人归翠盖重。 日影透帘香暗送,月华侵坐客从容。 闲花琐细能长久,免被移栽太华峰。 译文: 城南的池塘边,枯萎的树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一片荒凉。西边的秋风独自霸占了水面上的荷花。在瑶池中宴饮散去后,红色的妆容仍然热闹。洛浦的人们归来时,他们乘坐的翠绿色的车辆又显得那么沉重。日影透过帘子,香气似乎也在暗暗地送出。月光洒落在座位上
破山寺 招提清绝冠诸方,溪绕山围胜气藏。 好在池塘存旧址,依然花木隐禅房。 风生殿阁元无暑,雨后松篁自有香。 日暮不教清兴尽,更登绝顶瞰微茫。 注释: 1. 招提清绝冠诸方:招提是指佛教建筑,清绝指清净绝伦,冠是居第一位的意思。这句诗形容破山寺的建筑风格非常清新脱俗,位居诸寺之首。 2. 溪绕山围胜气藏:意思是说溪水环绕着山峰,山的气势隐藏在溪流之中。 3. 好在池塘存旧址:好的是
《东山》 才贤国运每相关,出处公遭典午间。 梦里铅华浑脉脉,萧中芳迹尚班班。 始高霄汉鸿飞远,终惜云巢凤不还。 好是南阳扶汉鼎,勋名千古仰东山。 注释: 1. 才贤国运每相关:才贤的国运总是息息相关。 2. 出处公遭典午间:您从公府离开时正值晋末的动荡时期。 3. 梦里铅华浑脉脉:梦中的铅华似乎都充满了脉脉之情。 4. 萧中芳迹尚班班:你的身影在萧条中依旧清晰可见。 5. 始高霄汉鸿飞远
次韵奉酬当时参议见赠游钟山五诗 二水苍茫外,千峰杳霭间。伤心金碧地,举目异河山。 注释: - 二水:指两条大江或两条小溪。苍茫:模糊不清。外:之外。 - 千峰:许多山峰。杳霭:形容山峦隐没在云雾之中。间:之间,中间。 - 伤心:感到悲哀。金碧:黄金和碧玉,这里指华丽的宫殿或园林。地:地方。 - 举目:放眼望去。异:不同寻常。河山:山河大地。 赏析:
秀香堂 山远江深胜地藏,森森乔木间修篁。 月林不动参差影,花径常供自在香。 沉水爇残金鸭冷,落花飞尽绿阴凉。 神通甚愧维摩老,聊长蛮邦作醉乡。 注释: 1. 秀香堂:这里指的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或是某人的别称。秀香堂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它位于山的远处和江的深处。 2. 山远江深胜地藏:描绘了秀香堂所在的地理位置,山高江深,景色宜人,是一个藏匿的好地方。 3. 森森乔木间修篁:形容秀香堂四周树木茂密
注释:六无是作者自谦之词,信笔是指随意挥毫,成就是随便写的意思,浪流传是随意流传的意思。他时达官知,人人愿南迁是指将来有朝一日,那些当权的人知道了这首诗的内容,每个人都愿意南迁。 赏析:此诗是杜甫的一首七绝。诗中表达了诗人自己对诗歌创作的看法。他认为诗歌应当自然流露而不是随意涂抹,如果随便写就随便流传,那将是多么可惜的事情。他还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期待,即希望将来有朝一日
重阳节历来多伤感,南迁的逐客又叹息嗟呀。 镜中只惊添上白发丝,樽前尚未见到盛开的菊花。 求仙使人顿觉三山近,成佛无令一念差。 平生旧习都扫除尽,再凭橘水洗去尘沙。 注释: - 逐客:被贬谪的诗人。 - 镜里但惊添白发:看到自己的白发增多,感慨岁月的流逝。 - 三山:传说中的神仙居所,这里指蓬莱三岛。 - 成佛无令一念差:修行成佛,不要有丝毫差错。 - 习气:旧习。 赏析:
注释: 十载清游得重寻,风门小立契初心。 上盘直与云天近,下瞰不知岩壑深。 浥露黄花平衬地,着霜红叶巧依林。 他年愿结香灯社,竹杖芒鞋数共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新回到故居时所写的一首记游诗。首四句写寻访故居的情景:十年来,自己一直隐居山林,如今重返故土,不禁心潮澎湃;登上黄山庵,只见风门小立,正是“不忘初心”的体现,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后四句写黄山庵周围的景色:山中云雾缭绕
英谋参上幕,爽气盖群雄。 愤世仍忧国,都忘酒盏中。 注释译文赏析,见《次韵奉酬当时参议见赠游钟山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