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刚中
诗作如下: 至夜予 送纸迎神各就醺,病奴难唤自关门。 暂收古训书千字,静对寒灯酒一尊。 注释与赏析: - 至夜予:指作者在深夜时分。 - 送纸迎神:这里可能是形容一种习俗,即送纸钱和迎接神灵的仪式。"送纸"可能指的是焚烧纸钱,而"迎神"则是指迎接神灵或祖先。 - 各就醺:每个人各自沉醉其中,享受这个时刻。"醺"在这里表示饮酒至醺,即饮酒至醉。 - 病奴:此处指身体虚弱、需要照顾的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解析: - 诗句原文: 1. 起来流汗对朝曦,暮雨如秋意转迷。 2. 信是岭南秋半景,不须榕叶乱莺啼。 - 译文注释: 1. "起来流汗对朝曦,暮雨如秋意转迷":早上起来的时候,我感到汗水淋漓,仿佛在迎接初升的太阳。而傍晚时分,大雨如秋天般连绵不断,给人一种深深的秋日之感。 2. "信是岭南秋半景,不须榕叶乱莺啼":这确实是岭南地区的深秋景色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与手法的综合赏析。解答此题,要结合全诗内容来分析。“虩虎捕蝇壁间极轻利”,“虩虎”,指苍蝇的幼虫——蛆。“捕蝇壁间极轻利”意思是说苍蝇的幼虫(蛆)在墙缝里爬行时,非常轻快而有力。“砌下蜗牛宛转涎中不胜其钝”,意思是说蜗牛在地上爬行,它的身体蜷曲着,蠕动着,好像涎水从它的嘴边流出来似的。“许慎以蝇虎为虩”,意思是许慎认为蝇和虎都是凶猛的野兽。“窗鏬回旋怜虩虎”
【注释】 所居:居住的地方。苦多:非常多。近得一猫子:近来得到一只猫。畜之:养着它。虽未能捕而鼠渐知畏矣:虽然不能捕捉,老鼠也慢慢地知道害怕了。嫩白:指猫的毛色。轻斑:指猫身上的斑纹。尚带痴:还带着傻气。敛身摇尾:收敛身形,摇动尾巴。未成威:还没有形成威势。已知穴内两端者:已经知道在洞里的两头。祗啮馀蔬:只啃吃剩下的菜。少退肥:稍微减慢速度。退:放慢,减慢。 【译文】 我家住在老鼠很多的地方
注释: 无题 雨后竹笋破土而出,高耸入云如同玳瑁;春风吹开花朵,花瓣落满胭脂。 恐怕要耗费春天的精力,大自然原本无心却不知疲惫。 赏析: 《无题》是晚唐五代诗人韩偓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通过描绘春天雨后万物生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界造化神奇力量的思考。 首句“雨出笋尖高玳瑁”,描绘了一幅雨后竹笋破土而出的画面,用“高玳瑁”形容竹笋挺拔向上的姿态,形象生动
芭蕉嫩绿小开叶 芭蕉是热带植物,其生长需要高温高湿,芭蕉的叶子在初夏时才会逐渐展开。 茉莉香幽疏着花 茉莉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花,它的香味在初夏时才渐渐浓郁起来。 柴门多避客 柴门是指用木头搭建的简易的门,它常被用来遮挡外人,所以这里指的是作者的家。 如今端的似僧家 如今的作者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喜欢热闹了,他的生活变得像和尚一样清静,远离尘世的纷扰。 注释: 1.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
【注释】补之:高补之,唐代诗人。终篇:诗的末章。汉贤:汉代贤德之士。何似:何如,怎样比得上。高门:高贵的门第。挂弧矢:挂起弓箭。 【赏析】这是一首贺生辰之作。首句“明光览赋为终篇”,是说高补之在明光殿观赏乐府诗歌并作赋作结,以祝贺其生日。“政恐前身是汉贤”一句,是说担心自己的前世是汉代的贤人,故有此生而逢盛世的喜悦之情。后两句“何似高门挂弧矢,汉家此日恰新年”,是说不如在贵族门庭悬挂弓矢
【注释】 旋:随即,马上。灯下:指元宵节时。三冬:冬天的三个月,即冬至后的第三个月。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庚午年冬至夜所作。 首句“旋寻村酒不须浓”,说诗人刚一到家就急忙找来了村野小酿。“不须浓”说明酒不浓烈;而“旋”字则表明诗人急于要饮。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急于饮酒的心情,也透露出了他的孤寂与清苦的生活处境。“饮少愁多酒易供”一句,进一步写诗人饮酒后产生的种种烦恼和愁思。诗人虽然喝酒不多
解析: 1. 诗句分析: - “老翁真个似童儿汲井埋盆作小池”:这一句描述了一个老翁模仿小孩子的行为,在自家院子里用土坑(汲井)和盆子来制作一个小水池。这里的“汲井”指的是从井中汲取水,而“埋盆作小池”则是指将盆子放在地面上制作一个小型的水塘。整个场景给人一种天真无邪、童趣盎然的感觉。 - “退之句也去岁用此尝为小诗云”:这句提到了杜甫的诗句,可能是引用了杜甫的某首诗中的某个句子或者意象
就寝 夜坐苍颜得酒红,困来头重触屏风。 径趋布被灯花落,梦在春寒细雨中。 注释:就寝,指睡觉,入睡。苍颜,指脸色。得酒红,指喝到微醉的红色。困来,指困倦时。头重,指头脑沉重。触屏风,指用手触碰屏风。径趋,径直走向。布被,指棉布做的被子。灯花,指灯火闪烁。落,落下。梦在,指梦境中。春寒,指春天的寒冷。细雨,指小雨。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就寝前情景的诗。第一句“夜坐苍颜得酒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