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良佐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理解,并注意注释。 “玄言念合意如兰”,“玄言”,即玄学之言,即佛家、道家等的哲理言论。“合意”,符合心意,意谓佛学道理合乎心愿。“兰”,兰花。这里比喻佛法的深奥和高洁。“何事奇游拂鹖冠”是说为什么有如此奇特的出游呢?这里的“拂”,拂衣而行,指游山。“鹖冠”,古代隐士所戴的帽子,传说这种鸟头上有红点,因此叫鹖。“何事”,为什么
【解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四句,前两句写“探胜相期碧涧前,浮杯犹得藉飞泉”,意思是:在蒲涧寺的附近寻找美景。后两句写“残碑寂寞怜芳草,灵气依微隐洞天”,意思是:看到寺庙中残破的石碑,我不禁对那些曾经的游人感到惋惜。 【答案】 (1)译文:我在蒲涧寺附近寻找美景。 (2)赏析:此诗是作者游览蒲涧寺时有感而发之作。诗人先描绘了蒲涧寺附近的景色。“探胜相期”二句,写在蒲涧寺附近的景色。“探胜”即游览
注释: 曾事探奇:曾经探查奇异的事情。 礼佛齐:礼拜佛法,表示虔诚。 振衣如黛列峰排:形容山峰排列整齐,就像穿着白色长袍的仙女在舞动,振衣即抖落衣服上的尘垢。 洞开一线通青汉:山洞张开,一线天光通向青黑色的天空。 乳结千年滴翠崖:乳白色的山崖上常年滴着绿色的水珠。 风静磬声沉竹院:风静时,寺庙里的磬声深沉地响彻庭院。 日移幡影落松阶:太阳移动时,寺庙里飘扬的幡旗的影子落在松树的台阶上。
诗句释义:千仞的圭峰削壁,阴郁苍劲;在山林中隐居生活的你,显得格外的潇洒自如。观赏自然景色时你会联想到云霞,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后,你的心能像清澈的水一样平静。窗边的花朵影子随着午后的梦而摇曳,渔夫的歌声能让你的心灵得到洗涤。汉阳那里也有庞公宅,但与你在江门寄情山水的深意相比,还是略逊一筹。 译文:千仞的圭峰削壁,阴郁苍劲;在山林中隐居生活的你,显得格外的潇洒自如。观赏自然景色时你会联想到云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宿太宁公馆》。 首联“野馆重经几日程,芙蓉如削万峰晴。”描绘了太宁公馆的壮丽景色。诗中用"芙蓉如削"来形容芙蓉花盛开的景象,形象生动。 颔联“梅花欲放忽惊眼,鸟雀迎人亦解情。”描绘了太宁公馆的宁静与和谐。诗中用"欲放忽惊眼"来形容梅花开放时的美丽,用"迎人亦解情"来形容鸟雀迎接主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颈联“过隙此时徒禄食,雕虫十载愧浮名
这首诗的注释: - 赠元宇邓参戎平黎:赠送给邓元宇(邓参戎)将军。 - 珠厓:古海南岛别称,在今海南省东南。 - 枹鼓:战鼓。 - 靖寇:平息寇贼。 - 欃枪:彗星的一种,古人以“欃枪”来象征不祥之兆。 - 铙吹:古代乐器名,这里指军乐。 - 平黎曲:平定黎族叛乱时所用的乐曲。 - 石画:刻在岩石上的图画或铭文。 - 谕蜀文:传达给蜀地的命令或文书。 - 麟阁:汉代宫殿名
芙蓉天削海中开,野寺萧寥傍古台。 芙蓉天削海中开,野寺萧寥傍古台。鼎足已知分并峙,玉环何事独归来。 鼎足已知分并峙,玉环何事独归来。雨馀基畔苔空积,水绕矶头咽复回。 注释译文: - 芙蓉天削海中开:“芙蓉”指的是荷花,“天削”形容天空如同被裁剪一般,“海中开”意味着荷花在大海之中绽放。这一句描绘了荷花在碧波荡漾的大海中盛开的景象。 - 鼎足已知分并峙:“鼎”通常指古代的鼎器,象征着稳定和统一
《春日饮刘少已新楼》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表达对友人刘少已的敬爱的七言律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1. 层轩虚敞构新成,骋望乘春逸兴生。 层轩:高大的楼阁。虚敞:空旷宽敞。构筑新楼,指建筑完成之后。骋望:远眺,眺望。乘春逸兴:随着春天的到来而产生悠然自得的兴致。 2. 雉堞绣连千井逦,芙蓉晴削万峰明。 雉堞:古代城防设施,这里泛指城墙。绣连:像锦绣一样连在一起。千井:众多水井。逦:连绵不断的样子
秋日集海珠寺 扶光寒射海东红,砥柱中流起梵宫。 粤徼千年留壮丽,江波万派尽浮空。 依微树色当窗见,隐约禅房有路通。 解道摩尼知是否,乾坤清气满鸿蒙。 注释: 1. 扶光寒射海东红:指夕阳的余晖照射在海面上,形成一片红色的景色。 2. 砥柱中流起梵宫:指的是在长江中流的砥柱山(今重庆奉节白帝城)上,建有佛寺,如梵宫等。 3. 粤徼千年留壮丽:广东一带经过长时间的风霜雨雪
这首诗是送别诗,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他的美好祝愿。 萍逢不尽结交殷:萍(比喻漂泊无定)相逢不(表示亲密)尽交结殷(深厚)。意思是说,尽管自己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但是仍然希望与朋友保持亲密的关系,结交深厚的情谊。 何事归心逐雁群:何事(为何)归心(归乡的心情)逐雁群(随大雁飞翔)。意思是说,为何要随着大雁飞向故乡呢?这是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客梦庭闱章水远,路歧烟树粤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