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梁幼宁明府招赏红梅》赏析 昨夜,南枝沾露华。满丛红蕊映窗纱,这是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画卷。露华未干,晨曦初照之下,南枝显得格外娇艳欲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红梅花在晨露中绽放的美丽景象,使读者仿佛能闻到那清新的花香。 林间客卧嵰山雪,湖上人归赤水霞。此句则转入另一种静谧之美。嵰山之雪,赤水之霞,构成了一幅动与静、远与近交织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注释】 枇杷花:一种小乔木。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这里指酒壶。 征逐:追逐、奔走。 曲生:即曲阿,春秋时吴王夫差所筑,今江苏无锡市西南有曲阿城遗址。 何似:怎样。 【赏析】 《酌酒与客效伯虎》是一首七绝诗。诗人用“枇杷花下一樽开”来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景象,借景抒情地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不屑一顾。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的高洁品质。
【注释】 竹里茅堂:竹林中的茅草屋。清尊:指美酒。岭上霞:指山间晚霞。柴桑:陶渊明的故居,在今江西九江市南。 【译文】 竹丛茅舍一条幽僻小路,半池清水映着蛙鸣。 时常端起酒杯饮尽云边的清酒,野服裁剪山巅飞霞轻装。 斜日庭除双鹤翩翩起舞,晚风门巷半空中飘飞花红。 载满山水满载归途篮子,人想陶渊明的隐逸生活。 赏析: 此诗为诗人与邓玄度相酬唱之作。首联点明地点,写友人楼居之景;颔联写饮酒赏景之事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第一句:“采药西林薄暮回,柴门遥对乱峰开。” - 诗意解读:诗人在夕阳西下后返回山林,面对远处错落有致的山峰。 - 关键词解释: 西林、薄暮、柴门、乱峰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通过使用“薄暮”和“乱峰”,诗人营造了一种时间与空间交织的感觉,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深远的山林之中。 2. 第二句:“鹤归几阵松云重,猿啸一声山雨来
【解析】 此诗首联写寿母仙逝,次联点明寿母的身世,颔联化用典故,尾联回忆往事。全诗以寿母之死为线索,通过一系列富于诗意的联想和幻想,描绘了寿母的一生,表达了诗人对寿母的敬爱及怀念之情。 【答案】 译文:寿母仙逝,我悲痛不已,为她的死而哀伤。 铢衣摇曳紫烟新,子是玉皇香案吏:寿母在仙界,身着铢衣翩翩起舞。 笑指桃花又一春,身是金母贝宫人:她微笑着指点着春天的桃花,身披金霞,坐在贝宫的宝座上。
归舟作 柳叶杨枝刺眼新,天涯归客又逢春。 风尘扰扰此何世,江海悠悠一倦人。 有口但宜饮美酒,无才不必役闲身。 孤舟明月桃花水,欲逐渔郎去问津。 诗句释义: 1. 柳叶杨枝刺眼新,天涯归客又逢春。 注释:柳树叶和杨树枝在春风中显得格外鲜明,让我这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再次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这里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万物更新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 风尘扰扰此何世,江海悠悠一倦人
【解析】 “几载”意为“几年”“何来”意为“何处”“孤棹”意为“一叶孤舟”“覆翻”意为“反复无常”“玩世”意为“看透世事,对生活采取超脱、冷漠的态度”,据此可概括出答案。 【答案】 几载想思烟水长,何来孤棹碧溪旁。 论交心恨覆翻手,玩世游兼内外方。 醉后风雷生短剑,诗成云汉在行囊。 却怜白雁尊前度,悽断江城此夜霜
宿冲虚观 瑶阶千折跨层峦,犹有仙人旧结坛。 山口月来秋树白,花宫云近夜床寒。 孤亭玉简留天语,古殿铜龙借客看。 十载劳劳何所就,愿从仙令学金丹。 注释: 1.瑶阶:玉石台阶,形容台阶的华美和高耸。 2.千折:曲折、回环。 3.结坛:指仙人建坛修炼。 4.山口:山的入口处或山顶。 5.秋树白:形容秋天树叶变白,景色清冷。 6.花宫:比喻美丽的宫殿或花园。 7.云近夜床寒:云雾缭绕,夜晚气温降低
罗浮山中四首 雨过层峦翠作堆,天风吹袂上蓬莱。 瑞烟直接观源洞,佳气常依礼斗台。 注释:雨水过后,山峦层层叠叠的翠绿如同堆叠一般,天空中的风带着凉意,仿佛能吹到蓬莱仙岛上。那里烟雾缭绕,仿佛可以看到观源洞的入口,而从那里升腾出的气息总是围绕着礼斗台。 赏析:这首诗以罗浮山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雨后登山时所见的景象和感受。诗中的“雨过层峦翠作堆”形象地描绘了山峦被雨水洗涤后的翠绿色彩
罗浮山中四首 第一首: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 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 空怜幽梵香台寂,欲渡玄津法海深。 何日金绳开觉路,愿随罗什学吞针。 注释: - 洞门萝月敞秋阴,策杖寻僧过宝林:洞门在秋天时敞开,月光洒落,我拄着拐杖去寻找僧人,穿过了宝林寺。 - 满地松云幡影乱,一帘夜雨磬声沉:满地都是松树和云雾,幡旗的影子在混乱中摇曳,一帘夜雨的声音低沉而深沉。 - 空怜幽梵香台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