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注】: 空门亦自可,且听演三车:空门,指佛门。演三车,佛教经典中讲经说法的三种方法。 尘世风中絮,浮名水上霞:比喻世俗之人如随风飘舞的柳絮,虚名如水中浮动的云霞。 一丛贞士菊,五色故侯瓜:指菊花和南瓜。贞士、故侯,均为古代对人的美称,此处借指菊花和南瓜。 自足一丘赏,何论八月槎:意谓自己能在一丘之壤中自得其乐,又何必去追求那遥远的八方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
注释: 和邓玄度少参归兴十首 园菜初抽甲,林花正缀须。 寻芳引藜杖,得句付奚奴。 是处馀三径,何天问五湖。 仍闻歌楚调,真自托狂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好友邓玄度的怀念和赞美。全诗以“和邓玄度”为题,共十首,每首都是对邓玄度生活、工作态度的赞美。 第一首:“园菜初抽甲,林花正缀须。”意思是说,春天来临,园中的菜苗刚刚冒出地面,而林中的花朵也正在盛开
【注释】: 幽期复何在,竹下与花边。 携鹤坐芳草,呼童种秫田。 门多问字客,箧有卖文钱。 莫漫论芳轨,风流是昔贤。 【赏析】: 这是一首赠友诗,诗人以“少参归兴十首”为题,自序曰:“余尝游吴兴,谒张志和墓,至其故居。主人方煮茗持蟹,欣然命余同饮,因取笔作诗。既还而吴兴诸子皆集,赋以诗。时元嘉三年(426)也。”这首诗的大意是写诗人游历江南,与友人相聚,饮酒赋诗,谈古论今的情景。
注释: 1. 烟水渺无际,孤舟枫树林。 注释:烟雾弥漫,水面无边无际。孤舟在枫树林中。 2. 溪声来枕畔,渔唱隔江阴。 注释:溪水声从枕畔传来,渔歌隔着江边响起。 3. 白鸟为幽侣,清流见素心。 注释:白色的小鸟作为朋友,清澈的水流显露出纯洁的心灵。 4. 向来击楫意,惆怅海云深。 注释:以前击楫高歌的心情,现在却感到怅然若失。海水的云层越来越深。 赏析: 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绘了一幅宁静
注释: 1. 辞簪绂:辞去官职。 2. 归耕陇上桑:回家耕种田地。 3. 宦情流水澹:官场上的烦恼像流水一样淡去。 4. 清梦白云长:清闲的梦境中,白云悠悠。 5. 节旧持秋宪:过去的节操和秋天的法度。 6. 书曾拜夕郎:曾经在傍晚时候给皇帝上书。 7. 谁知罢官日:谁能想到有一天会罢官。 赏析: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归隐田园后的心境。首句"一自辞簪绂"即表明了作者已经辞去了官职,开始了新的生活
【注释】 1. 罗浮:地名,在今广东境内。苍翠里:青山绿水之间。列仙乡: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2. 向夕:傍晚时分。上方:指山之巅。 3. 行吟:边走边吟咏诗文。古洞口: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地。 4. 坐卧清溪傍:指坐在溪边的石头上或躺着靠在溪边上休息。 5. 水石看如此:指看到清澈的水和石头。 6. 风尘底事忙:意谓世事纷扰,忙于世俗事务。 【赏析】 此诗为作者归隐罗浮山时所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掌握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语言表达,并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同时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及诗人的生平经历进行分析。此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最后一句总结上文写景,尾联点明题旨:赠与朋友一片罗浮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行的祝福和美好祝愿。 【答案】 诗句释义: 江城的春天景色已经消失,我乘着小舟顺风而行,任凭那飞花随水漂流。 野鹤栖息不定
注释: 会心:相互理解、领会。 进此:取来。 挥他:扇子,用来扇风的用具。 竹露:指从竹子上滴下的水珠。湿衣巾:沾湿了衣服。 赏析: 这是一首写归隐山林的诗。诗人以松、云、竹、露等自然景物为伴,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渴望过一种远离世俗纷扰的闲适生活的愿望。 首联“会心不在远”,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不需要再四处奔波劳碌,可以安享清静的生活
【注释】 浩荡:宽广的样子。 南暝,指南方的天空。 归兴:归心。 少参,指年轻时的志趣。 逍遥:悠闲自在。 湖山:指湖泊和山水。 野老:乡村老人。 沙鸥:沙滩上的鸥鸟。 车马客:乘车骑马来的客人。 鬓如银:形容头发白得像银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居生活的诗。首句“浩荡南暝外”,点出诗人身处南天之外,远离尘世;第二句“逍遥任此身”,表明他以恬淡的心境,享受着隐居的生活。三、四两句是全诗的关键
诗句释义与赏析: - 风雨潇潇暮,扁舟下郢门。 “风雨潇潇暮”,描述的是傍晚时分风雨交加的景象。 “扁舟下郢门”可能指诗人乘船经过郢州城门,郢州是古地名,位于今天的湖北省。这里“扁舟”指的是小船,而“郢门”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地点。通过这句,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旅途的艰辛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言辞紫薇省,归卧梅花村。 在紫薇省(古代皇宫中的禁中之地)谈论着国事,然后回到梅花村中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