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
注释: 江乡政已成,边鄙藉贤声。 言下双凫去,遥从五马行。 江乡政已安定,边塞地区也因贤者的到任而名声大振。言下双凫,即指刘郡丞,他在言下双凫的比喻中离去。遥从五马行,是说刘郡丞乘着五匹马的马车,从远方而来。 野凫川绕郭,白豹寨临城。 野鸭在河岸边飞翔,白鹿在山脚下徘徊。 转挽应烦虑,秋防正勒兵。 百姓的生活需要被关心照料,秋天的防备工作也正在开始。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诗的典范之作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题目要求,然后根据注释和关键词把握诗意,最后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即可。 “居士禅栖处,烟霞入望新”,意思是:黄居士在山居静修,烟雾缭绕的山中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晴窗云作幔,幽磴树宜春”,意思是:晴天时透过窗看云彩就像帷幕,石阶上的树木适合春天生长。 “流水常清意,青山不染身”,意思是:山中的溪水清澈,映出人的清明志向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写作手法和思想情感的把握,重点把握诗句中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1) 过黄居士山居:路过黄居士家。黄居士:黄山谷,即黄庭坚,号山谷道人。黄山谷曾隐居于江西泰和县之龟峰山,故称“居士”。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涪州别驾时赴任途中。 (2) 松竹遗清荫,峰峦敞画图。松竹:此处指黄山谷隐居地周围的松树与竹子。遗:留。清荫:绿树成荫。峰峦:山峰和山峦。画图:美丽的图画。
诗题:题梁元珍修远居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好友梁元珍的,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注释与解析: 1. 远游非不好,归计在渔樵。 - “远游非不好”:表示旅行虽然令人向往,但并非最终目的,真正的归宿在于归隐。 - “归计在渔樵”:指回归自然,过渔夫樵夫的生活,强调了回归自然的意境。 2. 家住清溪曲,门临白板桥。 - “家住清溪曲”:描述了居住的环境,家中位于清溪的弯曲之处
注释: 闻君西省彦,藜阁旧知名。——听说你西省很有才华,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藜阁,指书房。 昔拥一毡至,今乘双舄行。——以前你抱着一张毡子来到这里,现在骑着两只鞋来到这里。这是说你曾经在这里求学、居住过。 听猿度湘水,随雁入芝城。——你听着猿声渡过湘江,跟着大雁进入芝城(芝城是地名,位于祁阳)。 但愿讼庭上,常如斋阁清。——希望你的法庭(讼庭)上,永远保持清正。斋阁,指你的官署。 赏析:
【注释】 飞龙马:指神骏的千里马。 彩杖:古代官吏出行时用的装饰华丽的手杖,这里泛指仪仗。盐车:指运盐的车辆,这里指张提盐入朝。 奋鬣(liè):扬鬃。金埒(liè):用金属制成的赛跑或游戏用的场地,这里比喻竞赛的场所。玉除:皇帝所居之处。 踟躇(chíchú):徘徊,犹豫不决。 【译文】 千里马奔驰在万里长风之中,风云变幻,它的速度却不如那驰骋如风的马快。 你应该依靠彩杖
诗句注释与赏析: 1. 淇园霜干好,攀折日临流。 - 淇园:古代文献中的一处园林,可能位于今河南省淇县。 - 霜干:指秋日的树叶被霜打过而呈现出的干枯状态。 - 攀折:用手攀抓树枝的动作,这里比喻垂钓。 - 日临流:太阳在水面上移动的景象。 - 译文:秋日的淇园里枫叶已干枯,我在这里垂钓,欣赏着太阳从水中升起又落下。 2. 系以虹霓缕,兼之明月钩。 - 系以:将……系在……上。 - 虹霓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全诗以“刘冲倩拥妾游罗浮”为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 前六句写景,描写刘冲倩和她的侍妾们游览罗浮山的美丽景色。首联“葛公蝉蜕地,自昔会群真”。诗人化用葛洪《抱朴子·勤求卷》中的话:“葛翁得道之后,蜕于罗浮山之巅。”意思是说:葛洪修炼成仙后,就从罗浮山飞升而去,成为神仙了。这既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之情,又暗示出刘冲倩是修道成仙之人,她与仙人结伴同行
游朱惟乐瑶林园还因过惟卓北郭草堂 已经停止在山园的饮酒,看山之后又来到这里。 亭台回绕着屏障出现,溪流紧迫着万朵花开明亮。 对着客人披上鹤羽的外衣,孩童吹奏着凤笙的声音。 酒兴阑珊时想到拄杖,松树月下迎接相迎。 注释: 1. 游朱惟乐瑶林园还因过惟卓北郭草堂——游:游览、观赏。朱惟乐:作者自称。瑶林园:指仙山仙境,这里指诗人居住地附近的山林。还因:因此。惟卓北郭草堂:作者住处附近,北门外的小草屋
【注】“淮上月”即指月亮。 草色日夜变,江城春已迟。 杨花铺绿水,非是冶游时。 尔入吴都去,应多怨别诗。 莫贪淮上月,飘泊负归期。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吴济之即将远游吴地的关切之情。 “草色日夜变”,以草色的变换暗喻时间的流逝,暗示春天即将过去,春天已经来到了江南,而友人却要远赴吴地,这让人感到有些遗憾。 “江城春已迟”,江城即江南地区,这里的春天来得比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