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禅栖处,烟霞入望新。
晴窗云作幔,幽磴树宜春。
流水常清意,青山不染身。
毋劳天女降,别有散花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首先读懂题目要求,然后根据注释和关键词把握诗意,最后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即可。
“居士禅栖处,烟霞入望新”,意思是:黄居士在山居静修,烟雾缭绕的山中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晴窗云作幔,幽磴树宜春”,意思是:晴天时透过窗看云彩就像帷幕,石阶上的树木适合春天生长。
“流水常清意,青山不染身”,意思是:山中的溪水清澈,映出人的清明志向,青山不染尘世,象征高洁的品质。
“毋劳天女降,别有散花人”的意思是:用不着神仙来赐福,自有散花人(自然美)降临人间。
此诗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
【答案】
译文:
黄居士在山居静修,烟雾缭绕的山中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晴天时透过窗看云彩就像帷幕,石阶上的树木适合春天生长。山中的溪水清澈,映出人的清明志向,青山不染尘世,象征高洁的品质。用不着神仙来赐福,自有散花人(自然美)降临人间。
赏析:①全诗描写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诗人以“居士禅栖处,烟霞入望新”开篇,描绘了隐居之处的宁静美景,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氛围。紧接着以“晴窗云作幔,幽磴树宜春”两句进一步渲染这种氛围,通过描绘阳光下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树木繁茂的情景,使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接着,“流水常清意,青山不染身”两句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展开,强调山水与人的内在精神相通。最后,“毋劳天女降,别有散花人”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人通过这一结尾,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
②整首诗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手法,如将山间的雾气比作云彩、将阳光下的景色比作帷幕等,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句子,都富有深刻的内涵。
③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之作,诗人以山水之美为切入点,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真实感受,又有对人生境界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