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
注释: 黄端的四大士,即四大金刚。支遁(317~366),字道真,东晋时人,为佛教居士,著有《逍遥论》、《神灭论》等,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许掾,指许掾,东汉时人,曾任谏议大夫。浮丘,山名,在今河南省。羲皇,传说中伏羲氏的别称,指神话中的伏羲。银缸,即青铜灯,古代常用来照明,也用以象征贵重物品。彭篯,传说中的长寿之神。《庄子·逍遥游》:“彭祖年八百岁。”易白头,变老易死。易,改变;白头
这首诗是黄端四大士在祝词中提到的,下面是对其逐句释义: 横阔乾坤镜象中,齐听众窍奏天风。只今帷幄深深处,一着真回造化工。 “横阔乾坤镜象中”:形容宇宙间广阔无边,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映照出天地万物的影子。 “齐听众窍奏天风”:比喻众人齐心协力,共同演奏出和谐的乐曲,象征着和谐团结的力量。 “只今帷幄深深处”:指的是现在身处深宫之中,远离外界喧嚣。这里的“帷幄”原指军帐,这里用来比喻深宫
这首诗描绘了贝叶花开时的景象,菊花盛开,雁鸣声声。珊瑚洲上的云层叠嶂,仿佛是围绕画梁的云彩。 黄端四大士祝词 其九: 贝叶花开菊又黄,雁声历历起寒塘。 珊瑚洲上云千叠,都向君家绕画梁。 注释: 1. 贝叶花开:指贝叶经书,一种佛教经典。 2. 菊又黄:菊花再次开放,黄色的菊花。 3. 雁声历历:雁鸣声清晰可闻。 4. 寒塘:冰冷的水塘。 5. 珊瑚洲:指珊瑚礁形成的岛屿。 6. 云千叠
理得寒江百尺丝,金鳞钓得不为奇。 何如坐却天边月,万籁无声风自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作品,名为《寿刘焕之其七》。全诗如下: 1. 理得寒江百尺丝,金鳞钓得不为奇。 2. 何如坐却天边月,万籁无声风自吹。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理得寒江百尺丝:在寒冷的江面上,我钓到了一百尺长的鱼线,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是自然规律。 - 金鳞钓得不为奇:虽然钓到了金色的鱼鳞,但我并不感到惊奇
【注释】 扶桑:神话中日落的地方,东方的代称。东望挂长虹:指日出东方时,长虹高悬。子晋、缑山: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子晋即王子晋,缑山在今河南偃师县西南。杳霭:形容烟云密布,看不见景物。潇潇洒洒:形容洒脱不羁的样子。箫声吹起大鹏风:比喻箫声嘹亮激越。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生活道路的关切与期盼。 开头两句写景,用“扶桑”、“长虹”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注释】灵光:《周易》中的“震”卦象征光明,《易经》中说震为雷、为动,所以这里用“灵光”来指代学问和智慧。贯长虚:贯通虚空,即通晓天地万物的道理,无所不通。二酉:指山名,在今重庆市綦江县。万卷书:指许多书。不着字:指没有字句的说明或解释。文已露:文中已经显露了出来。大千:佛教用语,指三千大千世界。春色满庭除:形容景色明媚,庭院中到处都是春天的色彩。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
【注释】 ①昆崙:昆仑山。碧树:指苍松翠柏。青葱:茂盛而青翠,形容郁郁葱葱的样子。②神雀、洪蒙:都是神话中的神仙。神雀是黄帝的使者,洪蒙是伏羲的使者,都是古代帝王的祥瑞象征。③玉笛:用玉石制成的乐器,这里代指仙乐。④天南:指南方的天空。⑤吹玉笛:奏着优美的乐曲。⑥洪蒙:即“洪洞”,传说中宇宙混沌未分时天地之间的门户,也是传说中的仙境。⑦过:经过。⑧《列子·周穆王》:“舜导帝出于洪洞之中。”
寿刘焕之 《其四》 千寻玉井夜波寒,直搆巍楼里面看。 子晋鹤归无路入,箫声吹彻满栏干。 注释:千寻高的玉井在夜晚波涛寒冷,直上巍峨高楼里面观看。子晋的仙鹤无法归去,箫声吹拂到栏杆也难以断绝。 赏析:诗人通过对玉井和巍楼的景象描绘,以及子晋鹤归与箫声吹拂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诗中玉井的寒冷、巍楼的高大,都给人一种冷峻的感觉
注释:鹤的叫声在高空回荡,我整夜都能听到,这让我想起了沈休文的词赋。 闲适的僧人想要请求郎官的笔,为他描绘嵩山的云彩,如同万斛的云一样。 赏析:此诗为赠诗,是诗人对友人沈石友醝使的赠与之作。首两句写诗人夜晚听鹤鸣声,联想到沈休文的词赋。后二句写诗人想请一位闲居的僧人代为描绘嵩山的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他对嵩山云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注释:随着老阴的消散,少阳之气开始回升。正好是花朵盛开的季节,花枝刺眼地开放着。请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谈论《六经》中的那些事情呢,难道就没有人知道与我一起登上高台欣赏这美丽的春景吗? 赏析:本诗通过描写春天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点明时间,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次句以“恰值”二字领起,写花开正盛,色彩缤纷。三、四句则由春色引出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孤寂落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