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
注释: 石梁不可见,夜梦独迢迢:指石梁桥在梦中也看不见了,只能在梦中遥望。 山好连三楚,云寒尚六朝:指青山连接着三个楚国,云雾寒冷如同六朝时期。 师年愁里过,客泪海中摇:指老师的年龄在忧愁中度过,我作为客人的泪水像大海一样汹涌。 浅薄供驰逐,那堪慰寂寥:我学识浅薄,不能用来驰骋追逐,怎么能安慰自己内心的孤寂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十月十四日(本师诞日)所作。首联写诗人在梦中看到石梁桥已不在
【注释】凿龙池:在华山上挖了一个大水池。龙德宜趋下:这里指要接近龙气。寒潭万丈深:指水池深达千尺,水寒如冬。云易老:白云易于飘散。须信石难沈:石头难以沉没,因为其硬度高。长空静、乱壑阴:指山势峻拔,云雾缭绕。何人观气宇:谁又能看到你的气宇轩昂?世外许相寻:在世俗世界以外可以相互寻觅。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华山的作品。全诗通过对华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热爱和领悟,以及对自由
《游盘山》是释今无的作品,通过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下是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释义 1. 正厌风尘苦,投山一望欢。 表达了诗人厌倦了尘世的纷扰和烦恼,一旦来到山中,便心情愉悦。 2. 才经当路石,已爱古嶒峦。 诗人刚走过一块突出的岩石,就爱上了那些古老的山峰。 3. 风度松声阔,霜明晓道乾。 形容山风吹过松林的声音宽阔
晓发露台 星没晓鸡号,夙驾上蓬蒿。 岁月关河晚,风尘形影高。 戍荒迷苦雾,魂冷想绨袍。 人世须行乐,予生自可劳。 注释: - 星没晓鸡号:星落天明,鸡报晓时。 - 夙驾上蓬蒿:早起驾车,穿越蓬草蒿地。 - 岁月关河晚:时光荏苒,关山河流在傍晚时分。 - 风尘形影高:身影被风吹起,如同飘渺的云烟。 - 戍荒迷苦雾:守卫边疆,面对荒漠中的迷雾,心中感到迷茫和困苦。 - 魂冷想绨袍
【注释】菊花岛:即舟山群岛。在今浙江舟山市境内。 过:经过。 其二:次韵,即用同韵诗的格式写另一首诗。 蜃气深盘寺:海市蜃楼高高升起,环绕于古寺庙周围。 卧石汉功标:卧牛山下,汉代开凿了大禹陵墓,是当年大禹治水的功绩的象征。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览舟山群岛时所见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首联“满山飞白鹤,几处傍青霄”,描写了舟山群岛上,满山遍野都是洁白的仙鹤,几只鹤儿栖息在青霄之间
注释: 时十月十四日作本师诞日也 其二旸谷一帆去,天波万里迷。 生如投马颊,死亦忆鸾溪。 气逼星辰大,寒令日月低。 行吟俱惨澹,无事不悽悽。 译文: 太阳在天空中冉冉升起,就像一艘大船驶向远方。阳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我看着这一切,心中充满了感慨。 人生短暂如晨露,生命的意义在于奋斗。即使死亡,也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信仰。 天地间万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我们应顺应自然规律,珍惜当下时光
“此去订来先入楚,看君尘累若为消。” 释今无在诗中巧妙地表达了他对黄二不远行的祝福和对他未来路途的祝愿。他期待着黄二不能够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同时也希望黄二不能够忽视自己的健康,注意劳逸结合。 释今无是明代著名的僧人、诗人,字阿字,号海幢,出生于番禺,是一位深受佛教影响且学识渊博的文人。他的诗歌创作涉及佛学哲理,并且充满了浓厚的个人色彩和文化意味
注释: 达淮安上:登上淮河之南。 千翼乱鸣湍,归心睇望欢:无数翅膀在激流中乱响,我的归心随着水鸟飞翔,心情愉快。 涷轻曲岸涩,云密大波寒:江面因风浪而起伏不定,岸边因为云雾浓重显得崎岖,巨大的波浪使人感到寒冷。 北极堪回首,南图愧素餐:我站在淮河之北,可以回望着遥远的故乡,然而我却未能像孔子那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深感惭愧。 三年橘已化,非止学邯郸:已经三年的橘子树已经枯萎
【注释】 浮沉易:指人的一生,有起有伏。 谁怜顾复难:谁可怜我顾复难。顾复难,指父母年老,不能奉养的悲哀,这里代指自己。 精卫:传说中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因游于东海溺死。她化为精卫鸟,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以示报仇。 蛟兕:龙和豹,古人以为能食人的动物。 天地不禁寒:天地间的气候严寒。 【赏析】 这是一首咏怀诗。诗人在这首七绝中表现了深沉的身世之感。全诗用典精当,含蓄蕴藉,寓意深远。
【诗句释义】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游盘山中盘寺寻普化禅师塔时,看到的景象和感受。 【译文】 还没有到中盘寺,就听到钟声。 松林低垂,覆盖着雪;山脉广阔,中午时分云雾缭绕。 塔影与山峰合二为一,寒流在数处分流。 驴子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高高的坟墓垒垒分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盘山中盘寺寻普化禅师塔时的所见所闻。从“未到中盘寺,钟声先已闻”可以看出,作者对即将到达的目的地充满了期待和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