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今无
诗句注释及赏析: 1. 晓发牛庄 - 释义:早晨出发到牛庄。 - 赏析:描述了清晨的出发,给人一种宁静而充满期待的感觉。 2. 发棹辞寒碛 - 释义:扬帆启程,离别寒冷的沙地。 - 赏析:描绘了告别艰难环境的情景,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依依不舍。 3. 扬舲起楫师 - 释义:扬帆起桨,作为旅伴。 - 赏析:表现了诗人对旅途伙伴的珍视,以及他们之间的友谊和相互支持。 4. 不关行处苦 - 释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于谦的作品,描绘了诗人在渡海时的感受和心情。全诗如下: ```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 其三 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 独怜浮海意,仍是感恩行。 怒浪迎风白,朝暾半夜明。 一帆天地外,谁念此时情。 ``` 注释: 1. 将渡辽海先题牛庄寺:诗人准备渡海去辽西时,特意在牛庄寺题写了诗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与责任感。 2. 晨起听鸡声,关心事事生:清晨醒来听到鸡鸣的声音
注释: 辽海舟中 其一:在辽海之舟,第一首诗。 黑水行无地,黄沙已近天:指大漠无边,风沙漫天。 一帆风夜正,四望月空悬:指孤帆远行,月光照耀。 宿雾不归岛,危樯半入烟:指船在烟雾中前行,仿佛回到了故乡。 飘飘悽梗泛,木偶倩谁怜:形容船在飘荡,如同没有生命的木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的诗,诗人以船为载体,描绘了一幅大漠孤舟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无奈。 第一句“黑水行无地
【注释】 宿海州城闻砧 :在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市)的城墙上听到远处传来的捣衣声。砧,捣衣石或木制的锤棒。 独立复长吟 :我孤独地伫立着又吟哦着。吟,咏诵;长吟,长声咏叹。 孤城急夜砧 :城外寂静无声的孤城,深夜里传来阵阵急促的敲击声,好像在催人入梦,使人难以入睡。 不知闺里意 :不知道妻子在闺房里怀着怎样的心情。闺里,指妻子的内室。 只讶客途心 :只是怪自己行路在外,思念亲人的心情。只,只是;讶
【注释】 辽海:指辽东。 鹢首(yì shǒu):古代用鹢鸟羽毛装饰的旗子,即鹢羽旗。 喧难定:形容海浪翻滚,难以平静。 牙旗涷不飞:比喻战旗在风中飘扬。 吟残深夜烛:指诗人夜不能寐,吟诗到深夜。 着尽耐寒衣:形容衣服穿得非常少,说明天气寒冷。 浪飐(zhǎn jiǎn)惊风密:指波浪冲击,掀起狂风。 星随晓月稀:指天刚亮时星星已经稀少了。 辽阳:指辽东,泛指北方地区。 但逐塞鸿归
【诗句释义】 辽海舟中:泛指航海。 其五:这是第五首诗。 沧溟十万里,日日石尤风:形容大海无边无际,波涛汹涌。 归梦寒难达,悲心久易穷:梦中回归故乡,寒冷难耐。悲伤心情难以排遣。 星飞人面白,蜃出海灯红: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如同人的脸部表情;海上的蜃气变幻莫测,犹如灯火辉煌。 惟有无生理,安危自可通:只有生死无法预料,安危自然由天命决定。 【译文】 浩瀚的大海一望无边,每天都是惊涛拍岸
辽海舟中 其二 落日孤舟晚,临风四望穷。 鹤飞低近浪,云起远浮空。 水怒人心善,霞明世界红。 去年行碛雪,不与此情同。 译文: 在辽海上的一叶小舟上,我独自漂泊。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天际,江面平静如镜,远处的水波和近前的浪花都显得如此渺小。一群白鹤在空中盘旋,它们的叫声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天空中的云彩随风飘动,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江水汹涌澎湃,但却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宁静。那绚丽的晚霞
【注释】: ①“绝岛”二句:意思是说,这座小岛像是一个孤岛浮在波涛之上,高耸的山峰从海滨拔地而起。②“深汉月”三句:意思是说,远远望去,月亮映照在水中,好像还有秦汉时期的人们居住在这里。③“石白”两句:意思是说,石头的颜色就像千层积雪一样洁白,松树的颜色却像春天的万树青翠。④“扶筇”两句:意思是说,扶着拐杖想上前问一问是什么人,但是水边的船却频繁往来。 【赏析】:
【注释】辽海:即渤海。辽海,即渤海。舟中:泛指海上。其六:诗题一作《夜泊旅舍》。逾恶:越加恶劣。肝胆:比喻忠义之心。星光:指星星。寒气:寒冷之气。金声:指金属的声音,形容水浪撞击船体发出的声响。维舟日:即维舟之夕。维舟之夕,指夜间停船休息之时。何堪:哪里承受得下。 【赏析】此为羁旅之作,诗人在渤海上乘船时,突遇狂风巨浪,心情极其悲凄。首二句写风浪的猛烈和天气的恶劣。三
【解析】 此诗写在舟中遥望大海,感叹人生。“石色看天近”意为:岩石的颜色似乎比天还要接近。“云根出海迟”意为:云彩的根部升到海里来要晚些。“余生多所慨”意为:我的一生还有很多感慨。“自觉愧冯夷”意为:我自觉愧对那神话中的冯夷。 【答案】 ①辽海舟中 其四 不识伤心处,征蓬旅泊时。 ②一宵频雨雪,千里尽流澌。 ③石色看天近, ④云根出海迟。 ⑤余生多所慨, ⑥自觉愧冯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