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德宜趋下,寒潭万丈深。
莫言云易老,须信石难沉。
势转长空静,光回乱壑阴。
何人观气宇,世外许相寻。
【注释】凿龙池:在华山上挖了一个大水池。龙德宜趋下:这里指要接近龙气。寒潭万丈深:指水池深达千尺,水寒如冬。云易老:白云易于飘散。须信石难沈:石头难以沉没,因为其硬度高。长空静、乱壑阴:指山势峻拔,云雾缭绕。何人观气宇:谁又能看到你的气宇轩昂?世外许相寻:在世俗世界以外可以相互寻觅。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华山的作品。全诗通过对华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热爱和领悟,以及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华山以险峻著称,诗中通过描绘其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同时,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求自由的精神风貌。
首联“凿龙池,龙德宜趋下,寒潭万丈深。”开篇即点名主题——华山的壮观。诗人以“凿龙池”作为切入点,形象地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和神秘,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中。接着,诗人以“寒潭万丈深”来进一步渲染华山的险峻与壮丽。这一句既展现了华山的深度,又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莫言云易老,须信石难沈。”诗人转而从自然现象中寻找灵感,用“莫言云易老”和“须信石难沈”两句来表达自己对自然规律的领悟和理解。这里的“云易老”和“石难沈”分别指的是云彩易于飘散和石头难以沉没的自然现象。诗人借此来比喻人生的无常和艰难,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颈联“势转长空静,光回乱壑阴。”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色。这两句不仅形容了山势的变化,更通过“长空静”和“乱壑阴”来传达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于生命和自然的独特理解,即虽然生活中充满了变化和挑战,但只要心中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就能超越困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
尾联“何人观气宇?世外许相寻。”诗人用“气宇”一词来形容自己的胸怀和抱负,表达了自己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精神风貌。同时,“世外许相寻”则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世界的超然态度,他相信自己的才华和志向一定会得到世人的认可和追寻。这两句既是对自我的肯定,也是对他人的期待和呼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华山的生动描绘和深刻感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独特理解,表达了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和对世俗世界的超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