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宁
这首诗是一首游卢岩道中遇雨的古诗。冒雨寻幽胜,芳怀太率真。影连衡岳晴,清涤泰寰新。峰展青莲面,亭芬金谷春。虽知勤羽盖,无以弃松筠。 【注释】: - 冒雨:在雨中行走。 - 寻幽胜:寻找风景优美的地方。 - 芳怀:美好的情怀。 - 太率真:非常真诚。 - 影连:影子相连。 - 衡岳:指衡山,又称南岳。 - 清涤:清澈洗涤。 - 泰寰:广大的天地。 - 峰展:山峰展开。 - 青莲:莲花,这里指山形
【解析】 “挈伴寻幽境”句中“挈”“携”二字,表明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山。“探僧出早茶”一句,既写出了山寺晨钟暮鼓的意境,也暗示了诗人此行的目的。“绿霞拖涧水,朱鸟落山家。”两句写景,以色彩鲜明的自然景物来勾画山色。 【答案】 (1)与友人登齐山,探僧出早茶。(2)绿霞拖涧水 ,朱鸟落山家。(3)池长三月 ,峰联小九华;游人心会景,何用炼丹砂?(4)译文:与友人同上山,寻找那幽静的地方
【题解】 题画诗。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律,通过写松树,寄寓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怀念。 【注释】 忍:忍受。 乔乔:高大的样子。苍翠森:葱茏茂密。 蒿莱:草野。三尺土:泛指一亩地或一片地方。雨露百年心:意谓松树经霜沐雨,历经百载而仍郁郁苍苍。 幕府:指将军府署、军帐。衔恩重:指受恩深重。泉台:墓地。 圣明:皇帝。推赠典:《尚书·舜典》云:“帝曰咨尔舜,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乃命汝作士
注释: 竖塔障江涟,吾民种福田。 孤高周石室,明远汉通天。 金紫千家丽,仪章六代贤。 平川成乐土,长世祝皇年。 赏析: 这首诗是《朱华塔成三首》的第一首。诗人以塔为题,描绘了朱华塔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首句“竖塔障江涟”,描绘了朱华塔巍峨耸立,如同一座屏障,挡住了江水的波纹,形象地展现了塔的高大威武。 第二句“吾民种福田”,寓意着塔的建设是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怀两泉诸父忠启诸弟 遥知良叔季,清苦故依然。 画粥甘长白,藏灯咏太玄。 素怀宁自负,华发羡人怜。 翻忆同书砚,深惭助俸钱。 【注释】 (1)怀:思念。两泉:指作者在江西吉水的家乡。两泉水名。 (2)遥知:深知。 (3)良叔季:良叔父已经老了。季,晚年。 (4)清苦故依然:清贫的境况没有改变。清苦,贫穷。 (5)画粥甘长白:形容家境清贫,生活艰难。画粥,指以米汤为粥。 (6)藏灯咏太玄
谢节妇 誓死持联巾,空闺积泪痕。 寒夜添风絮,春香溢露兰。 两非初意在,遗孤后身存。 此情谁会得,霜月伴人行。 注释: 誓死持联巾:发誓要坚守贞洁,手持着联巾(古代妇女的一种头饰),表示决心不渝。 空闺:空虚的闺房,指女子独守空屋。 积泪痕:眼泪已经流满了眼眶。 冷添风絮夜:夜晚,冷风中飘散的柳絮增添了一份凄凉。 香溢露兰春:春天里,花香弥漫,如同露水沾湿了兰花一样。 两非初意在
注释: 秩晋文翁郡,台崇卓笔峰。 晋文翁是汉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治理下的蜀地文化繁荣,人才辈出。这里的“秩”指的是官职,“晋文翁郡”即指晋文翁担任过的郡守职位。 台崇卓笔峰。 台,指的是高耸的山峰,这里比喻晋文翁的政绩像山峰一样高耸入云。卓笔峰,指的是山峰上的笔架石,寓意晋文翁的政绩如笔锋般锐利,能够书写出美好的篇章。 炎荒金翡翠,秋宁玉芙蓉。 炎荒,指的是炎热的荒原
注释: 朱华塔成三首 其二:伏见星辰驾,崚嶒云汉梯。图开千地会,宝积四天齐。光射薇垣北,影参莲岳西。磨崖来俊彦,名姓雁行题。 释义: 伏见星月在天空中闪耀,如同高耸的梯子一样。图开启千地的盛会,如宝塔般堆积在天空中。阳光照射到宫墙北边,影子映照在莲花峰的西边。磨崖石上留下了众多俊才的名字,名字像雁群一样排列整齐。 赏析: 这首诗以咏赞朱华塔为主题,通过对星月、宫墙、天空、山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
《兰若开毗域,昙光射汉分。门临千地水,台护五天云。问药客怀恶,登楼乡思殷。郡人称吏隐,相与鹿麋群。》是明代诗人卢宁创作的一首古诗,诗中描绘了寺庙的景象以及游客的心境。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诗句原文: 兰若开毗域, 昙光射汉分。 门临千地水, 台护五天云。 2. 逐句释义: - “兰若开毗域”:兰若,指佛教寺院;开,意为展开、开放。毗域,意为佛教所能达到的空间
闻兴国县建生祠 其一 腊去相睽忍,秋残得报迟。 山城循吏传,香火令公祠。 陋迹污青简,瞿颜愧紫芝。 况闻环野外,人各为吾私。 【注释】 腊:指农历十二月。 相睽忍:互相怨恨。 秋残得报迟:秋天快要结束,却迟迟没有消息传来。 山城循吏传:在山城里的长官都来祭拜你。循吏指有政绩的好官。 令公祠:令公是古代对名臣的尊称。 陋迹污青简:指名声不显,事迹被人遗忘。 瞿颜愧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