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望长松下,乔乔苍翠森。
蒿莱三尺土,雨露百年心。
幕府衔恩重,泉台饮恨深。
圣明推赠典,光满大夫林。
【题解】
题画诗。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七律,通过写松树,寄寓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和怀念。
【注释】
忍:忍受。
乔乔:高大的样子。苍翠森:葱茏茂密。
蒿莱:草野。三尺土:泛指一亩地或一片地方。雨露百年心:意谓松树经霜沐雨,历经百载而仍郁郁苍苍。
幕府:指将军府署、军帐。衔恩重:指受恩深重。泉台:墓地。
圣明:皇帝。推赠典:《尚书·舜典》云:“帝曰咨尔舜,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乃命汝作士,封于有夏,后氏居相。”意思是说,舜帝任命禹为司空,主管土地,治理国家。后因称天子任命官吏为“推赠”。此句是说皇帝提拔他做大夫,使他能更好地为朝廷效力。光满大夫林:使光荣充满大夫的行列。大夫:古代高级武官的称号。林:指树林。这里借指官场。
【译文】
在暮色苍茫中我久久地凝视着那株长松,它高大挺秀,郁郁苍苍。这株古松经受了岁月沧桑,依然傲然耸立,它的根须扎在肥沃的泥土中。它生长在高高的山岗上,经受过风雨的洗礼,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考验。它生长在山岗的草丛中,经受过风雨的洗礼,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考验。它生长在草丛中的一块土地上,经受过风雨的洗礼,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考验。它生长在草丛中的一块土地上,经受过风雨的洗礼,经历了风霜雨雪的考验。
将军府署里深深铭刻着皇帝对他的恩德,他在泉台上流下了悔恨的泪水。他受到皇帝的赏识和任用,使他能够为朝廷服务。他的功绩将被永远铭记在史册上,他的贡献也将永远被人们所传颂赞美。
【赏析】
《题暮松图》是一首题画诗。诗题中的”暮”字点出了时间,是傍晚,暮色四合,松树的影子在斜晖之下显得格外苍劲有力;”松”字则点明了对象,是松树。全诗从松树的生长环境入手,通过对松枝、松叶、松根等部位的细致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松树的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怀。
诗的前两句先写松树的生长环境。松树生长于高山大川,扎根于沃壤肥田,所以松树才能长得高大挺拔,郁郁苍苍。这里既写了松树的生长环境,也写出了松树的特点,同时暗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表达了诗人对松树生长环境的赞美。
第三、四两句转而写松树的精神境界。松树虽生于险恶的环境之中,但并不因此而畏缩不前,而是顽强地生长,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精神。这里的”忍”字,既是对松树性格的高度概括,也表现了诗人面对险恶环境时所抱持的态度,即不因困难而畏惧退缩。”忍望长松下”一句还暗含一个意思,那就是虽然诗人身处逆境,但他仍然胸怀壮志,期待着有一天能够施展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
第五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傲岸挺拔的姿态。诗人以”乔乔”来形容松树,突出其枝叶繁茂,挺拔俊逸的特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而”苍翠森”三字则又突出了松树的颜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六句则是对松树精神境界的具体写照。尽管松树已经生长了一百年,但它仍然郁郁苍苍,显示出一种旺盛的生命力。这里的”蒿莱三尺土”并非实指,而是借以形容山冈上的一片荒凉景象。而”雨露百年心”一句则更是将松树与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了一种深厚的情感。
第七、八句则是对诗人自己处境的一种隐喻性的描写。由于受到朝廷的赏识和重用,诗人得以在朝廷中担任官职,为国家效力。然而,他也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因此不禁想起了曾经遭受过的挫折和磨难。这里的”幕府衔恩重,泉台饮恨深”二句,既是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一种展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继续为国效力,实现自己的抱负。
最后两句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圣明推赠典,光满大夫林”二句的意思是说,皇帝为了表彰诗人的贡献,特地提拔他为大夫,让他能够在更高的岗位上为朝廷效力。而”光满大夫林”这个词语则寓意着诗人的才华和能力将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从而为朝廷和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松树的描写和对其精神境界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个人前途的信心和决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富有诗意和哲理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