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宁
诗句释义: 1. 梓庭遗泽恨,姜渡野芳情。 - “梓庭”可能指的是一个有樟树的庭院或地方,常用于文人雅集之地;“遗泽恨”表示对已故之人的怀念和遗憾。 - “姜渡”是地名,这里指代一个地方或场景;“野芳情”表达了一种自然的美和对大自然的感慨。 2. 春晏长兰媚,风徐一鹭轻。 - “春晏”意为春天的傍晚或春天的美景;“长兰媚”形容兰花盛开的美丽景象。 - “风徐一鹭轻”描绘了一种宁静而优雅的画面
【注释】 詹白:指詹天佑(字天游),清末铁路工程师,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白:地名,今北京市。 班生:指班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撰《汉书》四十多篇。 纡筹策:指诸葛亮南征孟获,后以“纡筹策”称赞其智略深远。 分外阃:指岳飞抗金,在北方抗击金军,收复失地,为国分忧。 长城:借指吴越(今浙江省一带)。吴越是春秋战国时吴国的旧地和越国的故地,后来成为南方的一个大国,所以称为“吴越”。 细柳营
【解析】 题干要求对“登东山”逐句释义。此诗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卜日开青阁,携壶上翠冈”交代了诗人登山的时间和地点;颔联“林栾架王气,崖谷吐春光”描写了东山的景色;颈联“妓子污仙界,儒生小鲁疆”描绘了东山的人文景观;尾联“秦皇封石处,高兴已飞翔”,表达了诗人对东山的喜爱之情。 【答案】 译文: 选择吉日登上青绿的山峰,提着酒壶登上翠绿的山冈。 树木丛生如同王气,崖壁高峻犹如春天光芒。
【注释】 朝陵二首:指唐玄宗到泰山举行祭祀天地的典礼。 钟峤烟霄里,高陵气象中:钟山高峻入云霄,陵墓在云雾缭绕之中。 衣冠游凤辇,寝庙泣乌弓:衣冠盛装的车驾,在鸾凤之辇上游览;寝庙前,人们为皇帝哭泣。 万国尊寅正,千官走肃雍:各国使臣,都恭敬地迎接日正当中的正午时分;文武百官,也快步走向朝廷,显得十分肃然庄重。 翠华何处想,缥缈五云东:翠绿的旌旗,不知飘向何处?只有那缥缈的白云,向东飘去。
【注释】 《留都元旦瞻天三首·台瞻云五色》:台,指观象台。瞻:观看、瞻仰。 《留都元旦瞻天三首·乐奏月重轮》:乐奏,指音乐演奏。重轮,指月亮。这里指月亮的圆缺交替如重轮转动。 《留都元旦瞻天三首·仙仗天蓂秀》:仙仗,指皇帝仪仗。天蓂(míng),即“瑞蓂”,一种吉祥之草,古人认为吃了这种草可以带来好运。这里借指天子。 《留都元旦瞻天三首·王章岁事新》:王章,指帝王的统治。这里借指天子的统治。
钟山高望 昔年惭霸气,此日纪皇坟。 地坼东吴月,江吞西楚云。 帝宫悬法象,天印耀台文。 秋霁登临好,霞光彻海濆。 注释: 1. 昔年惭霸气:过去曾经自视甚高,有傲气霸凌之意。 2. 此日纪皇坟:如今此地是皇帝的陵墓所在地,以记录皇帝的功绩。 3. 地坼东吴月:大地开裂,月亮被东吴的光辉照亮。 4. 江吞西楚云:长江吞没着西楚的云彩,形容长江波涛汹涌。 5. 帝宫悬法象:皇宫里悬挂着法律的象征
【注释】 暮登鸡鸣山寺:黄昏时分登上了鸡鸣山的寺。鸡鸣山,在今安徽省合肥市西郊。 鸡寺近:鸡鸣山的寺庙靠近。 日暮亦登临:傍晚也登上高处去游览。 倒景悬秋壁:夕阳照在峭壁上的影子好像一幅倒置的画卷。 疏钟度晚林:稀疏的钟声穿过树林传到了傍晚。 树高山阁暝:高高的亭子在树影中显得昏暗。 路僻野云深:小路幽远,云雾缭绕。 引月看僧定,因之谐静心:我随着月亮来到和尚那里,因此心情宁静下来。 赏析:
【注释】: 一别:一别已经十年,指从金陵与宗瓠川的分别已十载。 金台:这里代指金陵,即今南京。 旧雅:指过去在金陵时所吟咏的诗作。 次韵:用原韵写新诗。 五首:这是第五首,也是最后一首。 白句:白色的诗句。 挥清斝(jiǎ):挥动着酒杯。 玄文:玄妙的文章。 擅(shàn):擅长。 紫毫:笔名。 君:你,指宗瓠川。 【赏析】: 金陵和宗瓠川夜话有感,怀念金陵旧友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和提示信息进行分析。本题的考点是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春燎明阊阖”一句中“春燎”指春风;“明”为明亮的意思,“阊阖”为天门,这里指皇宫的门;“宵衣”指夜晚的勤政;“建章”指皇宫中的建章宫;“玉衡”为北斗星,古人认为北斗可以占时令之变;“改陆”指北斗斗柄指向北方,即农历六月开始进入冬季
注释: 孟月康辰正,司农载启符。 孟月指四月,康辰正指的是四月初一,司农是古代官名,载启符指携带着文书。 案行承八座,财用计三都。 案行指的是视察,承八座指的是侍奉八位官员,财用计指计算费用,三都指的是三个城市。 营宿虚昏舍,妖氛净海嵎。 营宿是指军营,虚昏舍指的是空荡荡的军营,妖氛指邪恶的力量,净海嵎指的是清除了海中的敌人。 玺书随凤历,蠲复动吴歈。 玺书指皇帝的诏书,随凤历指的是跟随凤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