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韬
注释: 海珠:即广州,古称海珠县。 秋兴盈襟寄短篱:秋天的兴致充满心胸寄托在矮小的篱笆上。 许将天外老松知:希望有天外的老松知道。 盘桓:徘徊、逗留之意。 何处层崖顶:什么地方是层层山崖的顶端呢? 不踏人间野草离:不愿踏上人间的野草离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感慨之情。首句“秋兴盈襟寄短篱”,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秋天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的心境。次句“许将天外老松知”
尹先舍弟以诗见勉次韵答之 作圣工夫我岂敢,隙驹疾驱肯从容。 试将短发照秋水,比到去年又不同。 注释: 作圣工夫我岂敢:做圣人的功夫,我怎么敢当? 隙驹疾驱肯从容:马儿飞快地跑,怎么还能停下来不慌不忙呢? 试将短发照秋水,比到去年又不同:试把头发梳得整齐一些,与去年相比又有了变化。 赏析: 这是一首和韵诗。全诗用典贴切,意脉贯通,风格朴实,语言自然,是一首很成功的应酬之作
【注释】𧒽冈:山名。昆仑:山名,在今陕西岐山东北。《水经注》:渭水又北径𧒽冈东,冈上旧有𧒽山祠。短木:指桥上的短木栏杆。横:横陈于前。铁柱撑云:石柱如铁,支撑云雾。九万春:形容岁月悠长。苍藓(xiàn)石根:青苔爬满石头的根部。鸟篆:鸟迹,即鸟书。 【译文】𧒽冈(山名)上的古桥,用短木搭成栏干横列,石柱高高擎起支撑着云雾。青苔爬满了石头的根部留有鸟书的痕迹,一年到头经历风雨,一年就新添一层绿苔。
【注释】 呼酒、移灯:点起蜡烛。午夜分:指夜深时分。柳汀、花坞:泛指园林中的水边和花间,这里指代诗人居住的所在。弄孤琴:弹奏古琴。寒阶、蛩(qiǒng):指冬夜寒冷的台阶和蟋蟀的声音。星槎(chá):指银河上的船,也指星星。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句写深夜饮酒弹琴,二句写在园林中漫步,三句写秋虫声声,四句写月色银汉。全诗情景交融,意境幽远。 “呼酒”两句,描绘了一幅夜宴图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背诵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句中重要词句的意思,然后积累并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青山屹对清江流”,是写景,描绘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山为背景,以水为线索,勾勒出一个宁静美丽的画面。“水色天光山色浮”,是写景,写出了山、水、天浑然一体的景色,诗人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山、水、天融为一体
注释:海珠,即海珠石。它矗立在广州市区阅江西岸的江心岛——沙面岛上,是广州八景之一。这首诗描绘了海珠石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在欣赏它时的心情。 赏析: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海珠石的美丽景色。首句“迥随花萼映同流”,运用拟人手法,将海珠石比作盛开的花朵,与周围的花萼共同流淌,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次句“一色丹青几万秋”,则进一步赞美了它的壮丽景观,仿佛数不尽的颜料在秋天里交织出绚丽的色彩
这是一首咏史抒情诗,写诗人在燕然山看到的历史变迁,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 :次指第二,发指发现、创作;老株塘指荒废已久的古战场遗址。这一句是说,诗人在这里发现了被荒废了多年的古战场遗址。 汉碑旧峙燕然山,胡马穷沙遁不还 :汉碑指汉武帝时刻立的石碑;燕然山即今之燕山。这两句写诗人在古战场遗址看到汉碑,想起当年汉武帝派兵北征匈奴,大获全胜,并在燕然山刻石纪念的情景
次洞野十绝:这是一首写景和抒情结合的诗,共十首。 发老株塘:即“发古株塘”,指山中旧有树木丛生的地方。 译文:登上山顶冲散了铁山的云气,听到铁笛声飞向人间。 十数衲衣:指穿着僧衣的人很多。 山趾立:在山脚站着。 语言犹是羲皇民:意思是说他们的语言还像上古时代的人们一样朴实无华。 赏析:此诗以登山观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清幽秀丽的风景画。诗人用“登”字开篇,既表达了自己游览名胜的兴奋
【诗句】 次洞野十绝发老株塘 【译文】 文皇创业定燕都,万世山河巩禹图。 北割大宁神算远,只嗤狼子轻悬弧。 【注释】 文皇:指明太祖朱元璋。 创业:开始建立事业。 定燕都:在燕京(今北京)建立都城。 万世山河:指明朝的江山永存。 巩禹图:巩固国家。 北割:向北扩张领土。 只嗤:讥笑。 狼子:指北方的异族。 轻悬弧:轻视战争。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
注释:山从西北到东南,阿骨打曾兴起北方的异族。圣祖除去凶残的敌人,报了千古的仇仇。现在南方的穷发之地,还向中原乞求投降。 赏析:这首诗是南宋末年诗人文天祥在元军攻占临安后所作的。诗的前两句描绘出一幅壮阔的江山图,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敌人的仇恨和反抗精神。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