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冲碎铁山云,铁笛飞声下界闻。
十数衲衣山趾立,语言犹是羲皇民。
次洞野十绝:这是一首写景和抒情结合的诗,共十首。
发老株塘:即“发古株塘”,指山中旧有树木丛生的地方。
译文:登上山顶冲散了铁山的云气,听到铁笛声飞向人间。
十数衲衣:指穿着僧衣的人很多。
山趾立:在山脚站着。
语言犹是羲皇民:意思是说他们的语言还像上古时代的人们一样朴实无华。
赏析:此诗以登山观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清幽秀丽的风景画。诗人用“登”字开篇,既表达了自己游览名胜的兴奋,也暗含着要抒发胸中的感慨。
“登山冲碎铁山云”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仿佛山峰被云雾所包围,宛如一座铁山。诗人用“冲碎”一词,生动地表现了云雾翻涌、翻滚激荡的动态美,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活泼。
诗人用“铁笛飞声下界闻”一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声音。这里,“铁笛飞声”不仅形容了声音高亢激昂的特点,同时也象征着作者对于自由、豪放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而“下界闻”则表明这种声音已经传遍了山下的各个角落,成为了一种普遍的存在。
最后两句“十数衲衣山趾立,语言犹是羲皇民”,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这里的“十数衲衣”指的是山上有许多穿着僧袍的人,他们是来观赏风景的僧人。而“山趾立”则表示他们站在山脚下,似乎正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的流行和社会风气。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清新宁静、富有生活气息的山水世界。同时,它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豪放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