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登铁山最上头,北望云中忆去秋。
大将牙幢烟烬冷,丑胡毡帐风沙愁。
塞翁早识宁须马,渔父先几只任鸥。
回首阴山千里外,汉朝图籍属中州。
诗句释义及注释:
登登铁山最上头,北望云中忆去秋。
登登:这里用来形容登山时的声音,可能是由于山势陡峭,风力强劲造成的。
铁山:指的是具体的一座山峰,可能因山石坚固而得名。
最上头:表示位置最高,可能是在山顶或接近山顶的地方。
北望云中忆去秋:向北远望,回忆起去年秋天的情景。这里的“云中”可能意味着视线被云雾遮挡,看不到远方的景色。
大将牙幢烟烬冷,丑胡毡帐风沙愁。
大将:指古代高级将领。
牙幢:旗杆上装饰着象牙的旗帜,通常作为军队的象征。
烟烬冷:表示旗帜上的火焰已经熄灭,给人一种凄凉和萧瑟的感觉。
丑胡毡帐:形容北方少数民族的帐篷,可能是指匈奴或其他北方民族的住所。
风沙愁:风沙使得帐篷显得更加破旧,同时也带来了忧愁和荒凉的感觉。
塞翁早识宁须马,渔父先几只任鸥。
塞翁:可能是指边塞的老人,也可能是一个典故或传说中的人物。
早识:提前知道,预感到。
宁须马:不需要马匹,可能是指战争结束,或者生活安定后不再需要频繁征战。
渔父先几只任鸥:渔夫可以随意地放几只鸥鸟回海里,表示生活的自在和无忧无虑。
回首阴山千里外,汉朝图籍属中州。
阴山:中国古代北方的山脉,这里可能指的是内蒙古的大青山。
千里外:形容距离遥远,可能是指从阴山望向更远的地区。
汉朝图籍:古代中国的地图和书籍,可能是指那些记录了汉朝历史的资料。
中州:指中原地区,也泛指中国,是古代对中国地理的一个称呼。
译文:
登上铁山的最顶峰,向北远望云中回忆起去年秋天。
将军的旗帜在烟雾中消失,北风中的帐篷显得如此凄凉令人忧愁。
边境的老人早已明白和平的重要性,不必再骑马征战;渔民随意放飞几只鸥鸟,任其自由飞翔。
我回首望向阴山之外的辽阔大地,汉朝的历史记载属于中国的中原之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了对和平与自然的向往。首句“登登铁山最上头”,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登山时的豪情壮志。第二句“北望云中忆去秋”,则转入对往昔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第三、四句“大将牙幢烟烬冷,丑胡毡帐风沙愁”,则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的苍凉景象,体现了诗人对边关将士的同情和对和平的珍视。最后两句“塞翁早识宁须马,渔父先几只任鸥”以及结尾的总结“回首阴山千里外,汉朝图籍属中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传承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