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延祖
秋萤 度水飞将星影乱,入林团作野磷愁。 东家织女无灯火,莫惜馀光过小楼。 注释:秋天的夜晚,萤火虫飞过水面,星星点点地映在水里,形成一片混乱的景象。它们进入树林后,像一团磷火般聚集在一起,散发出一种令人忧愁的光芒。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我想起了远方的东家,那里的织女们没有灯火可赏,她们只能在黑夜中默默度过。然而,不要吝啬你的余光,让它穿过小楼,为她们带去一丝温暖和光明。赏析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的开头两句:“莲瓣船”: - “玉开”:形容莲花如玉般纯洁美丽。 - “移根处处栽”:比喻莲花到处栽种,象征着它的广泛传播和生命力。 - “不教艳质落尘埃”:意思是不让美丽的花容被尘土所玷污。这里强调了莲花的高洁和对环境的适应性。 2. 第三句:“随流拟作慈航去”: - 这里的“慈航”指佛教中的慈悲之舟,用来比喻莲花在水面上漂浮的样子。 - “渡水疑从桃叶来”
【注】刁半:即刁蛮,古代女子自称;画角:军中号角。卷成落叶响秋林:形容笛声悠扬如落叶飘落,又如深秋的林涛。 自知不及梅花韵:意思是说芦笛的音色和梅花的清高、幽雅不同,比不上梅花的韵味。 亦令寒闺怨稿砧(zhuī):意思是说芦笛的声音也能触动人的内心,引起人内心的哀怨和伤感。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通过描写芦笛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敬仰。明代诗人黎延祖创作的《过七里泷谒严子陵先生祠二首》,就是一首缅怀历史、赞颂英雄的佳作。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严滩西渡绕晴空”:描述诗人从严滩西渡,绕过晴朗的天空,踏上了寻访严子陵祠的道路。这里的“严滩”和“西渡”都暗示了诗人的行进方向和目的地,而“绕晴空”则描绘了这一过程中天空的辽阔和晴朗,给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感觉。 2
注释:秋天的雁群从北方飞来,聚集在平沙地上,半夜时鸣叫一声,惊动了岁月。我突然想起了过去的朋友,他在湖海之间离去,再也没有收到他的信。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象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雁的迁徙和鸣叫,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惊岁华”三字,形象地描绘了秋雁的鸣叫声对岁月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情诗
【注释】 过七里泷:指经过七里泷。七里泷,地名,在浙江桐庐县西。严子陵,即东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严光,曾任西汉光武帝刘秀的军师。 谒:拜祭。 祠:祠堂。 滔滔:波涛滚滚的样子。 云杳杳:云雾迷蒙的样子。 星移:星宿移动。 【赏析】 《过七里泷谒严子陵先生祠二首》,这是一首吊古怀人的诗。诗人先写眼前所见,再追忆历史往事,最后抒发感慨。全诗感情深沉,意境高远,语言流畅。 第一句“高风千载已如斯”
日日寻春转惜春,木棉花发柳条新。 黄鹂久住终飞去,忍见悲啼别主人。 注释: 日日寻春:形容诗人天天都在寻找春天的踪迹。转惜春:对春天的留恋转为对春天消逝的惋惜。木棉花发:描述木棉花盛开的景象。柳条新:指柳条长出了嫩芽。黄鹂久住:黄鹂长期居住在这里。终飞去:最终离开。忍见:忍受看到。悲啼:悲伤地哭泣。别主人:离别的主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每天在淇河边寻找春天的景象,但春天总是转瞬即逝
【注释】 秋月:秋天的月亮。 楼:高楼大厦。吹角杂笙歌:吹奏着号角声和笙乐声。 团扇:用羽毛装饰的圆形扇子,这里指女子的扇子。 初悬:初次悬挂。换绮罗:更换华丽的衣服。 何处:哪里。夜来:昨天晚上以来。寒似水:冷得象水一样。赤栏桥:红色的栏杆桥。冶游:游乐。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深秋季节夜晚的景象。首句写在高楼大厦上吹奏着号角声和笙乐声,接着描写了女子换了华丽的衣服后在桥头赏月的情景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的其他作品包括《陋室铭》、《酬乐天咏老见示》等。 诗句翻译: 1. 东南遥望霸图休,独上危楼见九州。 - 东南遥望霸图休:指眺望南方,心中充满了对国家霸业的忧虑和失望。 - 独上危楼见九州:独自登上高楼,放眼望去,看到了整个中国。 2. 仙树影斜啼鸟散,汉台人去落花秋。 - 仙树影斜啼鸟散:仙树在夕阳下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鸟儿们也在夕阳中飞散了。 -
注释: 碧砌:青砖。 初:刚,刚刚。 穷檐:屋檐。 寄傲:以豪放的态度自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秋日夜晚景色和心情的诗。首句“碧砌初惊蟋蟀声”,以细腻的笔调描绘了初秋夜晚的宁静和美好。第二句“南窗移榻爱新晴”,表现了诗人喜爱新晴天气的情感。第三、四句“穷檐洗尽金银气,寄傲今宵且尽情”,则展现了诗人在秋天夜晚的独特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秋夜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