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延祖
日日寻春不觉春,初来江燕自亲人。 旧巢何处不飞去,莫是空梁已落尘。 【注释】 - 日日寻春:每日都去寻找春天。 - 不觉春: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春天。 - 江燕:燕子。 - 自亲人:自然亲近。 - 旧巢:以前筑巢的地方。 - 莫是:莫非。 - 空梁:空荡的屋梁,这里比喻没有生机的景物。 - 落尘:灰尘堆积。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的诗作。诗人以燕子作为吟咏的对象
注释: 胡麻:即芝麻。灵药:神奇药物,比喻芝麻具有神奇的效果。仙芭:神仙般的美丽女子,这里指的是仙女或美女。巧累:巧妙的积累,指用各种手段吸引他人。浮屠:佛教中的塔形建筑物。斗佛家:与佛教结仇。舍利:佛教中的圣物,如佛骨等。玲珑:精巧细致的样子。颗颗现光华:每一粒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一位仙女或美女正在用各种巧妙的方法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注】刁半:即刁蛮,古代女子自称;画角:军中号角。卷成落叶响秋林:形容笛声悠扬如落叶飘落,又如深秋的林涛。 自知不及梅花韵:意思是说芦笛的音色和梅花的清高、幽雅不同,比不上梅花的韵味。 亦令寒闺怨稿砧(zhuī):意思是说芦笛的声音也能触动人的内心,引起人内心的哀怨和伤感。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画面,通过描写芦笛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古代,人们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的敬仰。明代诗人黎延祖创作的《过七里泷谒严子陵先生祠二首》,就是一首缅怀历史、赞颂英雄的佳作。接下来将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1. “严滩西渡绕晴空”:描述诗人从严滩西渡,绕过晴朗的天空,踏上了寻访严子陵祠的道路。这里的“严滩”和“西渡”都暗示了诗人的行进方向和目的地,而“绕晴空”则描绘了这一过程中天空的辽阔和晴朗,给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感觉。 2
注释:秋天的雁群从北方飞来,聚集在平沙地上,半夜时鸣叫一声,惊动了岁月。我突然想起了过去的朋友,他在湖海之间离去,再也没有收到他的信。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秋日景象和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雁的迁徙和鸣叫,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之情。诗中“惊岁华”三字,形象地描绘了秋雁的鸣叫声对岁月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物抒情诗
【注释】 过七里泷:指经过七里泷。七里泷,地名,在浙江桐庐县西。严子陵,即东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严光,曾任西汉光武帝刘秀的军师。 谒:拜祭。 祠:祠堂。 滔滔:波涛滚滚的样子。 云杳杳:云雾迷蒙的样子。 星移:星宿移动。 【赏析】 《过七里泷谒严子陵先生祠二首》,这是一首吊古怀人的诗。诗人先写眼前所见,再追忆历史往事,最后抒发感慨。全诗感情深沉,意境高远,语言流畅。 第一句“高风千载已如斯”
日日寻春转惜春,木棉花发柳条新。 黄鹂久住终飞去,忍见悲啼别主人。 注释: 日日寻春:形容诗人天天都在寻找春天的踪迹。转惜春:对春天的留恋转为对春天消逝的惋惜。木棉花发:描述木棉花盛开的景象。柳条新:指柳条长出了嫩芽。黄鹂久住:黄鹂长期居住在这里。终飞去:最终离开。忍见:忍受看到。悲啼:悲伤地哭泣。别主人:离别的主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每天在淇河边寻找春天的景象,但春天总是转瞬即逝
【注释】 秋月:秋天的月亮。 楼:高楼大厦。吹角杂笙歌:吹奏着号角声和笙乐声。 团扇:用羽毛装饰的圆形扇子,这里指女子的扇子。 初悬:初次悬挂。换绮罗:更换华丽的衣服。 何处:哪里。夜来:昨天晚上以来。寒似水:冷得象水一样。赤栏桥:红色的栏杆桥。冶游:游乐。 【赏析】 此诗描写了一幅深秋季节夜晚的景象。首句写在高楼大厦上吹奏着号角声和笙乐声,接着描写了女子换了华丽的衣服后在桥头赏月的情景
【注释】 镇海楼:位于浙江绍兴。 东南王气:指东南方向的帝王气象。王气,封建迷信中称帝王所在方位之气。 层构:多层的建筑。 十州:十个州的面积。 仙树:神话传说中长生不老之树。 夕阳啼鸟散:太阳落山时,树上鸟儿鸣叫。 汉台:指汉魏时在建康(今南京)的宫殿遗址。 半廉云卷犹飞栋:云彩像帘子一般卷起,好像楼阁上的飞檐。廉,通“帘”。 两袖风清更上楼:衣袖迎着微风,显得格外清爽,于是又登上高楼。 乘兴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他的其他作品包括《陋室铭》、《酬乐天咏老见示》等。 诗句翻译: 1. 东南遥望霸图休,独上危楼见九州。 - 东南遥望霸图休:指眺望南方,心中充满了对国家霸业的忧虑和失望。 - 独上危楼见九州:独自登上高楼,放眼望去,看到了整个中国。 2. 仙树影斜啼鸟散,汉台人去落花秋。 - 仙树影斜啼鸟散:仙树在夕阳下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地上,鸟儿们也在夕阳中飞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