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
【注释】 1. 无始无终,无来无去——指佛法无边无际,没有起点和终点。 2. 无所从来去,法身非住处——佛祖本自清净,不从外来,也无需离去。 3. 充满十方空,言说非本据——佛法无处不在,无所不包,不是靠言语可以说明的。 4. 金刚随机无尽颂——即《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 5. 随机:随缘,因缘,机缘。 6. “无尽颂”:《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有“无尽颂”、“无尽偈”,此诗为“无尽颂”中之一首。
诗句输出 心心忍最玄,无中绝二边。南山烧起火,北山得翠烟。 译文输出 心中忍耐至极致,超越世间两端的界限。南山燃起烈火,北山却有翠绿的烟雾。 注释解释 1. 心心忍最玄:指内心深处达到极高的忍耐境界。"心心"表示内心的一切事物都如一,"忍"即忍耐,"最玄"表示这种忍耐达到了极其玄妙的境界。 2. 无中绝二边:意味着在没有(空)和存在的(实)之间找到平衡,超越了常规的二元对立思维。 3.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六》是宋代诗人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逐句翻译及注释: 诗句翻译 - “平湖范蠡船,空恨万波前”:在平静的湖面上,想象着范蠡的船只,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怀念和遗憾,这些遗憾来自于他离开后的万种情感和思念。 - “不观天上月,徒捞水间天”:不去欣赏天空中的月亮,却徒劳地想要在水面上捞起月亮,比喻人们往往在无法达到的地方浪费时间和精力。 诗词赏析 - 情感表达深刻
注释 1. 金刚随机无尽颂:这是一首赞美佛法无边的颂诗。 2.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此为《大佛顶首楞严经》中的一节,讲述了佛陀的威仪和寂静。 3. 方称调御师:这里的“调御师”指的是能够驾驭、管理众生的导师。 4. 大愿力弘慈:表示佛陀有大愿力和广泛的慈爱之心。 5. 含灵皆一体:意味着所有生命都是同一个整体。 6. 灭度行无私:指修行者为了消除众生的痛苦而无私奉献。 译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
诗句翻译及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八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译文: 何日不观音,六窗一晃明。 十方俱击鼓,一处一时鸣。 注释: - 何日不观音:观音,又称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的象征。此处表达了无论何时何地,观音的形象都清晰可见,如同在每个地方都能听到她的呼唤。 - 六窗一晃明:六窗指的是佛教中的六个方向,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这里的“一晃明”意味着在这些方向上,观音的形象都是清晰的。
```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不受不贪,法门无边;心如明镜,映事本真。 不应执着于外物,一切皆空,何处惹尘埃。 缘岸严陵钓,半夜守天晓。 及至日头红,未免随他照。 释义:不应执着于世俗的欲望和名利,一切皆因缘而生,如同夜晚的钓鱼,黎明时的等待。当太阳升起时,我们应放下执念,随遇而安,接受自然的洗礼。 译文:不应执着于世俗的欲望和名利,一切皆因缘而生,如同夜晚的钓鱼
注释: 1. 金刚随机无尽颂:这是一首赞美佛法无边无际的颂词。 2. 其七:这首诗的第二十七,即第二十八首。 3. 不受不贪分:这里指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即不被世间的名利所诱惑和贪恋。 4. 古今人易老,无异霜凋草:意思是无论古今,人们都容易变老,就像霜打的草一样。 5. 本根依旧青:这里的“本根”指的是人的本性或者本性的本质。"依旧青"意味着即使经历了岁月的流逝,人的本性仍然保持年轻和活力。
我们来逐一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 1. 解析关键词与句义: -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这可能是指某首关于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的颂文或诗歌的第一部分。其中“金刚”通常被理解为佛教中的“金狮子”,而“随机无尽”则可能表示佛法无边,难以穷尽。 -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这可能是指某部佛经或经文中关于修行者如何避免贪婪和执着的第二十八条教义。 2. 逐句翻译与注释: - “法门知无我,坐却圣凡个。”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不贪不取,不受福德。 不应贪福德,强接无生客。 闻声恰似聋,见声非外色。 译文: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不要追求和执着于福德,强行接受那些没有生命的客人。 听到声音就像聋子一样,看到声音却不像是外物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述金刚和无生客的关系,来表达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理解。诗中的金刚和无生客象征着人生的两种状态,一个是有生命、有欲望的人
注释: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四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随处示威权,𣗖棘金刚圈。 世人吞得者,万古入灯传。 释义: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显示出强大的权力,就像金刚圈一样坚固。 那些能够承受和理解这些的人,将会被永远地记住,他们的思想将像灯火一样照亮后人的道路。 赏析:这首诗是金刚经中的一段,描述了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的真正含义,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里的 "受" 指的是接受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