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
【注释】 金刚:梵语,意译为坚不可摧、无坚不摧。随机无尽颂:佛经中说金刚般若波罗蜜(即般若心经)的“空”义,是随缘而转,无边无尽的意思。此颂指一切法无自性,皆因缘而生。福智:福报与智慧,佛教用语。 无尽:永远没有穷尽。 无为:无所作为,顺其自然。 胜田:胜地,比喻佛法广大无边的境界。 顿觉:突然觉悟、顿悟。 如来禅:佛陀所修习的禅定之果。 阿鼻:又称阿鼻地狱、无间地狱,是佛教对十八层地狱的总称。
【注释】 化:变化、造化。无尽颂:无尽的颂词。 第二十五:第二十五则,这里指《金刚随机无尽颂》的第二十五品。 【赏析】 这首诗是《金刚随机无尽颂》的第二十四品。此诗以“世间多少事”开头,说明世间的事情多得不可计数,千门万户都是人世间的事务。接着,作者运用了“化无所化分”的哲理,认为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由因果规律支配的,人们无法改变自然规律,只能顺应自然,顺其自然。最后,用“乞晴便得晴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八:这是《金刚经》的一部分,是佛教中关于“空”的教义。福智无比分: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是要通过修行才能达到佛的境界。第二十四:这里的“老婆禅”指的是禅宗中的一些流派,它们强调的是个人的修行和悟性,而不是外在的形式和规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充满了禅宗的意味。首先,诗人以"天际月轮圆"开篇,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空图景,月亮圆满
第一句: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二 化无所化分 解释:这是佛教中“三身”的概念。"金刚"指的是佛的法身,"随机无尽"是指佛法无边无际、无始无终。这里的“无尽”并非字面意思上的数量无穷,而是比喻佛法的深邃和广大。"化无所化分"则是指佛的应化无处不在,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界限。 第二句:凡夫有我侬,贪嗔百种凶 解释:这是描述凡人的心态和行为。“我侬”是一种自我中心、自大狂傲的心态
【注释】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群情非外物,万莫生轻忽。 皆是自家心,外心无馀佛。 【赏析】: 这是一首禅诗。首句“群情非外物”即指一切众生的情感都是自性本具的,不是从外界得到的,也并非是外来的;“万莫生轻忽”即指一切众生对待这些情感的态度都是不能轻视和忽略的,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才能认识到这些情感的价值所在。次句“皆是自家心”,就是强调了一切众生的内心都是与生俱来的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二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 恒河沙众义,会底岂劳诠。 译文: 在无尽的世界中,三千世界的大千,佛教的教化和演进。 恒河沙那么多的意义,到底需要怎样的语言来表达呢? 赏析: 此诗是一首颂赞佛法无边无际、广大深远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深深敬仰和理解。 "三千等大千,佛化进程言"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无尽的世界之中,有三千世界的大千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这是金刚经中的一种颂词,用来说明佛法无边。其中“七宝聚”指的是七种珍贵的宝物,如琉璃、黄金、白银、珍珠、玛瑙、珊瑚和菩提子等。“布施心所住”则是指修行佛法的人应该以布施之心来居住。这里的“布施”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给予,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付出,包括对众生的关爱和对佛法的信仰和执着。“人天小果因”是指那些只追求世俗欲望而忽视佛法修行的人
【注释】 金刚:佛教语,指坚固不坏。随机无尽颂:指一切事物都由因缘而生,没有固定的模式,一切都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其五:指《金刚经》的第五颂。 未抵如来智:还没有达到佛陀的智慧。通明:明白透彻。成大慧:成为最明智的人。 用处不换机:指无论做什么事,都能得心应手。不换机:不改变。 隐显头头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应对自如。 【赏析】 此诗表达了一种对智慧的追求和向往之情。诗人认为
【注释】这首诗的关键词有:无量、无尽、分、实相。无量指无限,无尽指无穷。分指分辨、分割,实相指实际的真相,即真实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本质。 【赏析】此诗以“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七”为题,是一首颂赞佛法无边无际之词章。前四句描写佛国夜静月明,万籁俱寂;后八句则写佛经所讲的无量无边的真实世界。全诗通过描述佛教中的“无量”、“无尽”概念来赞美佛陀所讲佛法的真实和永恒
诗句原文: 春池夜长萍,浮生岂暂停。 解说千古事,到老也无成。 注释解释: - 春池夜长萍:春天的池塘晚上水面上漂浮着浮萍,形容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 - 浮生岂暂停:人生的浮沉无常,不可能一直停留在某个状态或成就里。 - 解说千古事:通过解读历史事件来说明人生短暂和变化无常。 - 到老也无成:即使到了晚年,也可能一事无成,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