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
牧童真可乐,摘草吹画角。 撒手抚牛身,鼻孔难摸索。 注释:牧童真是快乐,摘了草来吹着玩。 放开双手去抚摸牛的身子,鼻子却难以触及摸
诗句释义与译文如下: - 诗句:圣贤皆一道,十方常浩浩。当体即如来,何须苦脩造。 - 译文:圣贤们遵循相同的道路,宇宙的广阔无边无际。只要认识到如来的本性,修行便无需苦心积虑。 关键词注释 1. 圣贤皆一道 - 注释:圣贤指的是那些具有高尚道德和智慧的人,他们遵循同一的道路或理念。道,在这里表示共同的生活或修行方法。 2. 十方常浩浩 - 注释:十方指的是佛教中的十个方向
注释: 1. 金刚随机无尽颂: 金刚,指的是佛教中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而无尽颂则是对佛法无尽无尽的赞颂。 2. 其三:这是《金刚经》中的一部分,是第三十二品的内容,所以称为第三品。 3. 依法出生分第八:这是《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一部,名为“出生空相”,共八品,所以称为第8品。 4. 遍观诸佛法,不与群情杂:意思是要全面观察所有佛法,不被世俗的偏见所干扰。 5. 声色外威仪
【解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是该诗的题目,意思是说佛祖所传授的佛法无量无边,如金刚般坚硬不可摧毁。这首诗就是赞颂这种佛法的诗歌。 “其四”指第四首,“依法出生分第八”指此诗为第八篇。 “皆出此经中”指一切法都是依此经而生。 “无法不通同”指任何方法都不能与此经相违背。 “夜来得一梦”指佛祖在夜间来见我,给我讲经说法,使我顿悟。 “今日又相逢”指今天又与佛祖相见了一面。 【答案】 金刚随机无尽颂
【注释】 柳眼窥波绿:指柳叶在水面上倒影的绿色,如眼睛一样。 岂是人彰目:难道是人们用眼睛可以看见的吗?彰目是明眸的意思。 思量也大奇:想一想也觉得非常奇怪。 响应如虚空:好像虚空中的声音一样,虚无缥缈。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观景时的感受。诗的前两句写柳树的影子映在水中,像眼睛一样绿。第三句说这种景象不是人的眼睛所能看见的。第四句写对这种景象的思考和惊奇,觉得十分奇怪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八 依法出生分第八这句诗表达了对世间万物的无常和因果轮回的理解。 开亦是春风,未免一场空。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暗指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不断重生的过程中。 明明分五叶,结果自然同。 这句话意味着无论事物如何变化,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都是相同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世间万物的无常和因果轮回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
【注释】 不和尘世的尘埃相合,即使是雨滴洒下来也不能使它沾湿。八风吹拂不动它,卓然独立地站立着。 【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即《金刚经》。“一相无相分第九”,意在说明“一切法无我,是名真实”。这首诗的首句就点明了主题。“不和尘世的尘埃相合”表明了诗人对于世俗的不屑一顾;“即使是雨滴洒下来也不能使它沾湿”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超脱世俗、洒脱不羁的性格和态度。第二
【注释】 南泉:即南岩,在浙江天台县西北。中水草:指水中的草木。古锥:古树。倒:倾斜。放却:放下。鼻头绳:鼻子上系着的绳子。四天:指四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家语,意谓禅宗不拘泥于文字形式。“南岩”是作者的住所。 诗的前两句:“南泉中水草,古锥更老倒。”以写景来暗示禅家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对禅宗不拘泥于文字形式的理解。南岩中生长着茂盛的水草,那棵参天的古树也倾斜了。诗人用“南岩中水草
【注释】 朝菌:早晨的菌类,喻指生命短促。荣非速:荣华富贵不能持久。延促:延缓、缩短。超过数量心:比喻超越一切。智宝:智慧之宝。荆玉:指楚王墓中出土的和氏璧,又名和氏真玉。 【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无得无说分第七》是一首佛经偈语,作者不详,属于大乘般若经中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唐代玄奘翻译的。此偈强调了“一切有为法”、“一切皆空”的佛教基本思想。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二依法出生分第八 难齐,难以相比。四句功:指佛经中四句偈语的教义。《大般若经》说:“一切法皆是我身,一切法皆是我心,一切法即是我,一切义皆是我,一切法皆是我。”五蕴未曾空:指佛教的五种“有”和五种“无”都不存在,即“色”“受”“想”“行”“识”,这五种“有”和五种“无”都没有,叫做“涅槃”。 【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第二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篇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