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
【注释】 1. 兰那是佛教中的修行者,这里指代修道者。 2. 行自周,即行走在周长的路上。周是佛教中的普贤菩萨名号。 3. 空手把锄头,意思是说修行者不用工具,直接用意念或心念去锄地。 4. 人从桥上过,比喻人们虽然经过,但并不停留;桥上的流水不因为人走过而改变,比喻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公案诗,通过描述一个看似矛盾的场景,表达了“一相无相分”的思想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梵文音译,指《金刚经》。“金刚”是佛的异名。“无尽颂”即“无量颂”,指该经文篇幅很长。“随机”即“随意”。 □若复见时:意谓如你再次见到它时。 珍重了真歇:意思是说要好好珍惜它。 【赏析】 此诗为读诵《金刚经》而作。诗中表达了对佛经的崇敬之情,并抒发了对诵读佛经的向往。 第一句“四句难谈说”,言《金刚经》内容深邃,不易理解。第二句“修多罗指月”
注释:持经不自夸,白玉本无瑕。 若还更道会,碓觜却生花。 释义:持有经典却不自夸耀,白玉本来就是没有瑕疵的。如果再有人声称能够理解,那么就像舂米的石臼里会长出花朵来一样。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知识与智慧的看法。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与智慧并不是通过炫耀和夸耀获得的,而是需要谦虚和谨慎地去学习和理解。同时,他也指出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拥有知识与智慧的人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世界。
【注释】 1. 金刚随机无尽颂:唐代诗人刘叉的诗作。 2. 依法出生分:指根据佛教经文,如法而生。 3. 桃腮:桃花般红润的面颊。 4. 竺文公:即竺道生(?—446),南朝宋时僧人,佛教高僧。 5. 意:情意,心意。 【赏析】 这首诗是《金刚随机无尽颂》的第六首,全诗如下: 笑日桃腮红, 趁游蝴蝶轻。 好个归期意, 争似竺文公。 译文: 桃花般的面颊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红润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即《金刚经》,是佛教经典。其七,第八。指佛家经典。依法出生分:依佛法而生的法门。 延数日:《楞严经》曰:“若人于一日中作善事,如一合米许;于百千万生中积集,乃得如来智慧光明。”故言“延数日”。 此性:佛家语,指本性。无拘执:没有拘束。 【赏析】 《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名见如来。 此诗以佛经“依法出生分”为引子,表达了一种随缘、无我、自在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四:这一句是说,佛法无边无际,随缘应机。 一相无相分第九:这句是说,一法中没有两种不同的法相,即“空”与“有”的界限消失了。 三昧共优游,何处不风流:三昧是禅定的意思,优游是悠然自得的样子,风流是风度和气质。 见色心无二,无二也休留:看到任何事物都是一性平等,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这就是禅宗所说的“无念”。 赏析: 这首偈语的意思是说,佛法无边无际,它无处不在,无处不流动
注释: -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这是一首关于金刚经的偈子,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第五个偈子。 - 一相无相分:这是禅宗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和本质,只有“一相”,即一种现象,没有其他的现象。 - 离欲心无苦:欲望是痛苦的源泉之一,当我们远离欲望,就不会有痛苦了。 - 药病皆拈却:药物和疾病都是虚幻的东西,当我们远离它们,就不会被它们困扰了。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时要借助关键词语。“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八”是第一句,“一相无相分”是第二句,“归去倒骑牛”是第三句,“乾坤得自由”是第四句,“知道江山阔,圆成六不收”是第五句与第六句。 【答案】 (1)“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八”:指《金刚经》中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即不要有所执着,一切随缘。 (2)“一相无相分”:意谓一切法都是空的,没有自性相。 (3)“归去倒骑牛”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庄严净土分第十:此为佛教经文《大乘起信论》中的一段,意在说明佛的教法无边无际,无所不有,无所不包。 昔日然灯所:昔日,过去。然灯,梵语,意为“光明”。此处指过去佛如来。 见闻非我语:我,指自己。非我语,即不是我所说的话。 方成授记因:方,当、才。方成,刚刚成立。授记因,接受佛的教诲而成为佛弟子的原因。 达道超今古:达道,通达道理。今古,古代和当代。超,超越。
【注释】 金刚:即金刚经,佛教经典名。随机无尽颂:《金刚经》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教导,此颂取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意。 一相无相分:即佛家所谓“一切法无我相”,意谓万法本空、一切皆空。 一来兼不返:指佛家所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但因妄想执著而未能成佛”。 我道也担板:意谓自己也是凡人,只是修行人而已。担板,是古代一种简易的交通工具,两头各系一根扁担,可用来搬运重物。 超凡越圣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