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那行自周,空手把锄头。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注释】

  1. 兰那是佛教中的修行者,这里指代修道者。
  2. 行自周,即行走在周长的路上。周是佛教中的普贤菩萨名号。
  3. 空手把锄头,意思是说修行者不用工具,直接用意念或心念去锄地。
  4. 人从桥上过,比喻人们虽然经过,但并不停留;桥上的流水不因为人走过而改变,比喻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公案诗,通过描述一个看似矛盾的场景,表达了“一相无相分”的思想。诗人以兰那(即修道者)为例,描绘了其修行的过程和境界。
    诗人描述了兰那行走在路上的情景。这里的“行走”并非字面意思上的走路,而是比喻修行者的内心状态。修行者内心平静、清净,不受外界干扰,如同行走在一条没有路的道路上。
    诗人描述了兰那人从桥上走过的情况。这里的“人从桥上过”并不是指真实的人走过桥,而是比喻人们虽然经过了这个地方,却没有停留下来。同样的道理,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它们只是相对的存在,并没有绝对的实体。
    诗人描述了桥上的流水。这里的“桥上流水”并不是指真实的水流从桥上流过,而是比喻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它们只是相对存在,没有绝对的实体。同样的道理,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它们只是相对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实体。
    这首诗通过对“行走”、“过桥”和“流水”这三个场景的描述,表达了“一相无相分”的思想。修行者的内心平静、清净,不受外界干扰,就像行走在一条没有路的道路上。人们虽然经过了这个地方,却没有停留下来。世间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它们只是相对的存在,没有绝对的实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