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
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六 正信希有分第六 棕林鸟共飞,一道转光辉。 痴人随物转,悟者发真机。 注释: - 金刚: 佛教用语,指坚固不可动摇。 - 随机无尽颂: 这是一首赞美佛法无边无际、变化无穷的诗歌。 - 正信: 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 希有: 很少见到或难得遇见。 - 棕林: 指森林,这里可能是指树木密集的地方。 - 鸟共飞: 指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 - 一道转光辉:
【注释】金刚:指佛法。随机无尽,意即随缘无尽,无边无际。正信:佛教语,谓信守佛法。分第六:禅宗公案之一,指“不立文字”。 青山无限好,自是人颠倒。 青山之美,在于其天然、永恒、自然,而不在于人为的修饰和雕琢。因此,人们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产生颠倒的认知,认为青山之美在于其人工修饰和雕琢。实际上,青山之美在于其天然、永恒、自然,而非人为的修饰和雕琢。 四时勿变迁,不著从人讨。 四季更替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 第一句“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正信希有分第六”,这里的“金刚”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一种象征,代表坚固、不可摧毁。而“随机无尽颂”可能是某种颂文或诗歌的名称,表达了某种深奥的道理。这句诗可能是在说,通过这种颂文可以领悟到某种深奥的道理,或者是一种修行的方法。 - 第二句“戒福修持众,罕得无心用。”这里的“戒福修持”可能是在说,通过戒律和修炼可以保持内心的平和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这是一首赞美佛法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颂词。 其八 如理实见分第五:这是这首诗的第二句,意思是说,我们应当如实地看到事物的道理,而不是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 元是昔愁人:这是指那些曾经经历过忧伤的人。 昔愁元本真:这里的“愁”指的是忧愁、烦恼,而“元”则是指本来、原始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些曾经经历过忧伤的人,他们的忧愁原本就是真实的。 迷己为物者
注释:善根经劫远,一念回到迦叶。微笑领玄宗,了本无交涉。 赏析:这首诗的大意是,通过修行,善根能够延续到无尽的时间,一念之间就能回到最初的佛祖迦叶那里去。而微笑领玄宗则是说,通过微笑可以引领众生回归正道,了悟世间的一切都没有真正的联系和交涉。整首诗表达了修行者通过修行达到清净无染的境界,并引领众生回归正道的思想
诗句如下: 三界蜃楼歌,龙女念摩诃。 骊珠将献佛,无垢越娑婆。 我会提供该诗的详细翻译、注释、赏析以及写作背景等。 1. 原诗翻译: - 三界蜃楼歌:在佛教中,“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不同的世界层次,而“蜃楼歌”则形容这些世界虽然虚幻但美丽如画。 - 龙女念摩诃:这里提到的“龙女”可能是指观音菩萨化身之一,而“摩诃”在佛教中常用来表示慈悲和力量。 - 骊珠将献佛
【注释】 1. 金刚随机无尽颂:达得真如理,三界唯心起。 2. 如今心地也无,六道凭谁拟:意为如今心已无所依止,六道轮回又有何意义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佛教哲学的诗歌。它主要探讨了“真如”和“心”的概念。 在诗的第一句中,“达得真如理”指的是理解或领悟到了佛教的真如理论。真如是指超越一切现象的本质,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 第二句“三界唯心起”则是说,所有的三界(天、人
注释: -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中的一段颂词,描述的是无我相、无我所、无取相、无取舍的空性。 - 如理实见分第五:这是对前面颂词的一种解释或者理解方式。 - 赤水珠难隐:赤水是一种红色的液体,珠子在水中很难隐藏自己。 - 无限人捞捃:无限的人们试图去捞取或捡拾这些珠子。 - 罔象性无求:罔象是一种没有形象的动物,它没有寻求任何东西的欲望。 - 得了何凭准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六 如理实见分第五:此句出自《金刚经》中的“如来所说法,皆因缘生”。华胥: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禅诗,通过梦境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理解。 首联:“华胥梦易惺,尽属髑髅精。”华胥梦醒后,所有的一切都成为了骷髅精,这是对生命的觉醒和对生死的思考。 颔联:“却将梦说梦,何日得超升。”梦中的一切都是虚假的,就像我们所说的梦一样,都是虚幻的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七 如理实见分第五 金刚:佛经中的名词,指代佛或佛法。 无尽颂:佛经中的颂歌,表示无穷无尽的佛教教义。 其七:此诗的第七部分,即第七个部分。 如理实见分第五:佛经中的分类之一,指对佛理的真实认识和理解。第五:表示这一部分在整体中的位置。 谁知席帽下,今日犹疑怕。 谁:指诗人自己。 席帽下:比喻隐居生活。 今日犹疑怕:今天仍然犹豫不决。 独有裴相知,鼻孔辽天跨。 独有: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