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三”:这是《金刚经》中一首颂诗的第三部分。 四生空鸟迹:佛经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因此,佛在涅槃时,一切众生都得到了解脱。 六道无见觅:佛教认为,六道轮回都是幻象,人们是无法看见的。 十二假因缘:佛教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十二种因缘所构成的。 了:明白。 “金刚”:是佛教中修行人的一种称号。 【赏析】 这首诗是《金刚经》中的颂词,其内容为: 四生空鸟迹,六道无见觅。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四 妙行无住分第四 福德绝遮栏,生死不相关。 不住心布施,越彼炼凡丹。 译文: 在无边的佛法中,修行者要懂得“妙行无住”的道理,即不要执著于任何事物,包括自己的福德和生命。因为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是无常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存在。修行者应该以一颗清净的心去布施,超越世俗的贪欲和执着,就像炼制普通的丹药一样,不需要追求过多的财富和地位,只需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赏析:
诗句如下: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译文: 宗乘正若何,未了说誵讹。 要知三十棒,赵州勘老婆。 注释: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印肃的作品之一。《金刚随机无尽颂·大乘正宗分第三》是宋代诗人释印肃的作品之一。诗中表达了宗乘正如何,未了说誵讹的疑问,以及通过三十棒和赵州勘老婆的故事来阐述佛教的道理。 赏析: 《金刚随机无尽颂·大乘正宗分第三》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通过对“宗乘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玄奘的一首偈颂。全诗如下: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五 大乘正宗分第三 诸法元非相,示法明心量。 于一微尘中,森罗及万象。 注释: 1. 金刚随机无尽颂:这是一首赞美佛法无边、无远弗届的颂歌。 2. 大乘正宗分第三:这里的“大乘”指的是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法,即“大乘教”,而“正宗分”是指大乘教中的核心教义。 3. 诸法元非相:意思是所有的现象都是无常的,没有固定的相貌。 4.
注释: 妙行无住分第四:妙行,即妙法,修行之法。无拘执,没有执着于任何境界或对象。三界,佛教中所说的欲界、色界、无色界三个不同的生命阶段和境界。非出入,指超越生死的界限,不在生死轮回中循环往复。相对且无言,与对方相对时,不需要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巍巍独足立,形容一个人独自站立,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文,赞美的是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坚持和坚定。首先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二:妙行无住分第四 诸尘:各种境界、事物,即指世间的一切。 勿易难:不轻易。 那个别归关:哪个能够回归到根本的真理上。 可怜迷妄者:可悲的是那些迷惑颠倒的人。 横锡步云山:像锡一样横着,踏上云霄的高山。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的一段经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世间万物的超然看法,认为一切境界、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不值得过于执着。同时
注释: 金刚随机无尽颂 其一 大乘正宗分第三:这是一首大乘经典中的颂诗,属于《金光明经》中的一部分。这首诗旨在阐述佛法的深邃奥妙,以及修行者如何通过实践来领悟佛法。 欲说宗乘正,不落凡兼圣:想要表达的是,要谈论佛法的正确性,就不能仅仅局限在世俗的见解和圣人的境界。这里的“宗乘”指的是佛法的教义和传承,“不落”表示超越或脱离,而“凡兼圣”则是指普通人和圣人的境界。 有无俱不到,截断邪师柄
注释:我一心追求财富和美女,却无法得到。 打破世俗的偏见,和起德山的歌。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贫贱之人内心的挣扎和痛苦,他一心追求财富和美女,但却无法得到,只能感叹自己的无能。同时,他也在寻求解脱之道,希望能够打破世俗的偏见,找到真正的自我
【注释】 金刚:佛经中的语词,这里指佛经;随机无尽颂:佛经中的偈颂,是佛说法时用的文体。善现起请分第二:善现的《分别功德论》中有“起请”部分,此诗是其中“起请”的一部分。 【赏析】 这首偈颂以“善现起请分第二”为题,是说善现请求佛陀给他讲《分别功德论》,并把佛陀在讲经中所说的内容分成两部分来阐述。这是佛经中常见的一种说法方式。此诗就是其中一部分。 诗的前两句,是说善现向佛陀请教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注释:在金刚经里,有一个无穷无尽的颂诗,名为《善现启请分》。这是第二篇。 谛听须谛听(倾听),要□灵山令(达到灵山的命令)。 迦叶以心闻(用心灵去领悟),达士宗禅定(禅宗大师以禅定来领悟)。 译文:请仔细聆听这首无穷无尽的颂诗,它是《金刚经》中的第二篇,其内容如下: 谛听须谛听,要□灵山令。 迦叶以心闻,达士宗禅定。 赏析:这首诗是金刚经的第二篇,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