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肃
【注释】 难信难闻独眼龙:形容一个人独眼,但能言善辩,令人难以相信。 布云施雨觅无踪:形容一个人善于用言语影响人,使人信服。 却被普贤穿却鼻:形容一个人虽然善于言辞,但最终被识破。 如今众信永无穷:表示现在人们对他的言行已经深信不疑。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讽刺诗。诗人以“独眼龙”比喻某人的独断专行,以“布云施雨”比喻其善于用言语影响人,使人们信服他的行为。然而,最后一句“如今众信永无穷”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动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对命运、对生死的独特见解。 第一句“三圣戴角虎”,以神话传说中的三圣(即伏羲、神农和轩辕)为引子,引出了下文的主题。这里的“戴角虎”指的是老虎,而“三圣”则是指这头老虎身上的三只角。这里运用了典故,将老虎与三圣相联系,寓意着老虎的威严与神圣。 第二句“德山独眼龙”,这里的“德山”是指泰山,而“独眼龙”则是对老虎的一种形象描绘
【注释】 孤舟不系弄华亭:意谓在华亭中随意游玩。孤舟,指孤独的船只;不系,意为不拘束。弄,玩耍。华亭,地名。 善会:善于体会,善于领悟。干,干扰。耳目,耳朵和眼睛。 岂容声色付元灵:难道能将声音和色彩交给人的本能去支配吗?元灵,指人的本性。 【赏析】 本诗为《颂古九十八首》之六十五。这首诗是说,人要像游人在华亭中那样,自由自在地游玩,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所束缚,而应该超然物外,与自然为伴
【注释】 没眼:指失明。见药山:见佛家禅宗五祖弘忍,即禅宗的“药山”。盲参:指盲修瞎炼,盲目地追求禅宗。特牛生子:特指石生和尚(即石门智闲)。易:容易,不费力。石女生儿:指六祖惠能(本名慧能),俗名僧璨。岂似凡:不像一般普通人。孤明独朗:比喻人有卓越的才能。只恐痴猿搅碧潭:比喻有才智的僧人扰乱了佛法的正道。 【赏析】 此诗是诗人对禅理的阐述,认为禅宗五祖弘忍是真大师
【注释】 ①颂古九十八首:指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 ②其六十三:指其中的第六十三首。 ③口说难穷意普通:指语言虽然难以穷尽,但意思却是普遍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的。 ④世间希有义和同:世上罕见、和谐统一的境界。 ⑤三春万卉皆含笑:意思是说在春天里,万紫千红的花都笑逐颜开。 ⑥装点繁花只一风:指只有一阵轻风就能把繁花装饰得如此美丽。 【赏析】 此诗是咏物诗中描写春风的作品。春风虽无颜色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精金百炼为比喻,赞美了那不拘泥于世俗观念,不因外界因素所左右,而能独立自主的“离合”之物。 觌面相呈也大奇,更无分别与迟疑。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你看到它的时候,你会被它的神奇所震撼,你会惊叹不已。因为在这个世界中,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像它这样,既不拘泥于世俗的观念,也不因为外界的因素而犹豫不决。这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方式,是它的独特之处。 自从收得非离合,岂可虚明放过伊。
这首诗的大意是:妙指闲柴意马师,失之千里费工夫。佛法不是这道理,拙用金毛作野狐。 注释: - 妙指闲柴意马师:意思是形容某人做事很有技巧,就像闲柴一样轻松自如。意马师在这里指的是有高超技艺的人。 - 失之千里费工夫:意思是说如果做得不好,就可能会付出很大的努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 佛法不是这道理:佛教是一种宗教和哲学,它包含了许多教义和教理。这里的“佛法”可能是指这些教义和教理本身
诗名:《颂古九十八首 其五十三》 颂古五十三:等闲平地扫尘埃,须还知有肯相陪。悲风皓月猿啼急,穷子离家甚日回。 释义:在平坦的地面上轻易扫除灰尘,必须知道有人愿意陪伴。悲凉的秋风和明亮的月光下,猿猴的叫声急促,贫穷的孩子离家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注释: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情、亲情或人际关系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描绘一幅秋夜景象,寓意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支持的重要性
【注释】 颂古九十八首 其五十九: “卖金须是买金人”,语意指:卖金的人要成为金的主人。 这里若真不相识:指这里与卖金的人没有关系。 【赏析】 《颂古九十八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之一。本诗是第五十篇,写卖金人与买金者的一段经历。 此诗前两句写事,后一句写情。云、雨都是自然现象。“无踪”、“无迹”即指没有踪迹可寻,也暗指世事的渺茫。“事理绵绵有何极”即说事理无穷无尽,没有穷尽。
``` 踢一踢时吹一吹,金毛师子现全威。 赵州用处形言绝,争奈迷头不肯归。 ``` 注释 1. 金毛师子:指佛教中的狮子座菩萨。 2. 赵州:指的是宋代的佛教大师赵州从谂禅师。 3. 形言绝:指禅宗中的一种说法技巧,即通过形象和语言的结合,使听众领悟到更深层次的佛理。 4. 迷头:形容人对佛法理解不深或迷惑不解。 5. 肯归:愿意回归,意指佛法的智慧能够让人觉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