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炎正
水调歌头 · 其五 将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释: - 斜日:即夕阳。 - 胭脂:形容色彩鲜艳。 - 万斛:形容数量极多。 - 阑干角:即栏杆边。 - 中州:中原,指中国中部地区。 - 三径
送崔宪使赴召 杨炎正笔下古风诗意画 1. 诗歌原文 诏使乘轺赴日边,此行何以异登仙。 蓬莱路近春风暖,阊阖门开晓色鲜。 不用历阶三粉署,便应平步五花砖。 2. 诗词解析 - 诗句一:诏使乘轺赴日边,此行何以异登仙。 - 解读:此句描绘了使者乘着轺车前往远方的壮丽场景,并暗示这次出行与神仙般的境界相似。 - 背景分析:古代皇帝派遣使者往往有重要的国事或外交任务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绘桂花、月亮等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句“六六天头一轮月”,描绘了天空中一轮明亮的月亮的景象。这里的“六六”可能是指月亮的形状或者位置,而“天头一轮月”则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玉斧修成广寒阙”,则将月亮比喻为一座宫殿,用“玉斧”来形容其美丽和精致。这里的“广寒阙”可能是对月亮宫殿的一种想象。 第三句“□边桂树影婆娑”
【解析】 “阿连”即何逊,南朝梁著名诗人,字休渊。“诗语已通神”,“诗语”,即诗歌的语言。“诗语已通神”,是说诗歌语言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玉板霜毫不厌珍”,玉板是古代帝王的印章,这里指何逊的诗作。“不厌珍”意为何逊的诗作被后人珍视,不因时间而失去价值。“老我簿书安用此”,作者说自己的一生都在从事文书工作,这些工作与诗歌无关,因此对于这些诗歌是用不着的。“应”,一应。“回施”,施舍之意
【注释】 君不曾三折肱:君没有经历过骨折的手术。 又不曾九折臂:君没有经历过截肢的手术。 海内行医称寡二:在海内外,有名望的医生中很少数得上你。 活人无数不言功:为病人治病不计其功。 随处得钱供一醉:到处都可以用金钱请他喝酒。 道是宋清君不是,道似洞宾君不似:你说我不是宋朝的宋清,我说你不像道家的洞宾。 萧然蓝缕一乌巾:衣衫破破烂烂,只有一只乌鸦头巾。 唤作医家湖海士:你被人们称为医家湖海士。
注释: 赤城:地名,在今天的浙江省丽水市,因地多红色石头而得名。 南来雁:大雁往南方飞,这里比喻诗人的朋友或亲人。 朝京师:去朝见皇帝,参加科举考试。 玉立春:指春天里最美好的事物,常用来形容人年轻貌美。 芸阁:翰林院,古代文人学士常居之处。 梅花知:梦中的知音,用梅花来象征知己。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钱文季的信,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赴京赶考的祝福和期待。 首句“赤城往岁南来雁”
【注释】 万象供吟景:指天地万物都是诗的题材。 文穷催入鬓毛斑:写自己年纪渐老,文思渐衰。 谭犀:“谈犀”之误,犀通犀牛角,犀牛角可以磨制犀刀,这里借指锐气。 识豹仅能窥一虨:豹子只有一只眼睛能看东西,这里借指自己的见识有限。 水落旧痕溪石出:形容山涧溪流因雨后山洪暴发而出,溪边石头露出水面,景象清丽。 风收新雨岭云闲:形容山岭上云雾随风飘散,景色宜人。 湖山千里无逃景:形容远山近水、山水相连
谢周益公招赏木犀 翠围侍女拥红幢,霞脸调朱笑额黄。 共醉东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觞。 人间天上高低影,月下风前自在香。 输得广寒宫里客,年年绿鬓赏秋光。 【注释】 1. 翠围:指周围有绿色的装饰物环绕。 2. 侍女:女侍者或女仆人。 3. 调朱:化妆成红色。 4. 额黄:在额头上画上黄色的图案。 5. 东君:春神,即春天。 6. 西母:秋神,即秋天。 7. 千日酒、九霞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 谢人送墨 黑月黳云脱太清,海风吹上笔头轻。 琐窗冷透芙蕖碧,定有新铭到九成。 注释:月亮在夜空中慢慢升起,乌云渐渐散去,天边露出了明亮的星星,海风轻轻吹过我笔尖,感觉非常轻快舒适。窗户被海风轻轻吹动,仿佛能感受到芙蕖(荷花)的清凉气息,相信一定会有新的诗文诞生。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海风中创作诗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热爱和期待
这首诗是作者在与友人品茶时所写。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竹 - 竹 此君清苦真吾似,更对骚人细说诗。 松鼎炷香无俗韵,荷盘盛果近儿嬉。 人情上下鸥在水,世事纷纭蛛挂丝。 已约青山同晚节,一杯当釂莫牢辞。 译文: 竹子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它的清苦让我想起了自己。与诗人一起品味诗的深意。 松木鼎中燃起香气,没有世俗的杂味。荷叶盘里盛满了水果,就像孩子一样玩耍。 人间的情感如飞鸟在水面上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