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逢
忧伤四首 其一 古青徐,十连五属桑枣墟。 黄河失经人化鱼,吕梁设险豺为徒。 船多才通玉帛贡,车多始登牛马途。 守无官军法度疏,居无钜室城隍虚,欲去卤掠当何如? 注释: 忧伤四首 其一:忧伤四首,这是一首抒发忧国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古青徐地区荒凉破败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忧虑。 古青徐:指古代的青州、徐州一带。 十连五属桑枣墟:形容青州、徐州一带土地荒芜,庄稼无人耕种
【注释】: 1. 竹笠黄,黄金兜鍪势相当。 - 竹笠(竹制的帽子):这里指代的是士兵或者战士的装备。 - 黄:指的是黄色的盔甲,即将军或士兵的护甲。 - 兜鍪(dōu móu):古代的一种头巾式头盔,这里指代的是士兵或将领的头盔。 2. 兜鍪本居大将坛,左剑右印增威光。 - 兜鍪:同上。 - 坛:古时用于祭天的土丘或建筑物,这里指代的是将军或高级军官的位置。 - 左剑右印
三贞篇寄纳麟哈剌参政幕下僚友 梧西女陈氏,颜色绝胜玉。 阿耶灯窗下,古传常暗读。 义须嫁官人,麻枲心所足。 兵麾忽东指,烽火蔓平陆。 鱼鳖遭颠连,鸡狗同迫逐。 猰貐哆其口,反噬机上肉。 母子泣相誓,宁死不汝辱。 春辉黯门楣,寒日照鬼录。 皇天实鉴临,家庙为惨肃。 髽妇亦在难,自判受命独。 臂血溅贼衽,贼叹为敛缩。 差差白刃间,伟节惊耳目。 荒野云雪暮,缅想会深竹。 水流风悲鸣,星迸万羽镞。
诗句翻译 1. 仙居县丞寇海邦,白昼突入干矛鏦。 - 仙居县的县丞(寇海邦),在一个白天突然闯入了战场。 2. 帖侯亲骑大宛马,快剑跃出苍龙双。 - 帖侯亲自骑着大宛马,用一把快剑从双龙之中跃出。 3. 须张眦裂赫如虎,杀气雄风助虓武。 - 他的胡须像老虎一样张开,杀气四溢,助他英勇无比。 4. 髑髅掷地血飞雨,短兵未接寇偃鼓。 - 当敌人的头颅被扔在地上时,战场上的血雨纷飞
【注释】 仲春:春季之中间。六峰外:即六峰之外。江郎山,在江西南昌城东,因谢灵运《登江陵望石壁》诗有“乱石相因倚”句而得名。 二仪:指天与地,泛指天地。辟:开辟。混沌:古代传说中宇宙万物形成以前的状态。 晶魄:晶莹的光辉。 鼎列台辅姿:鼎是古代烹煮用的铜器,台辅是古代帝王所居宫室的辅助建筑。此指山峰耸立,如鼎列于台辅之上。 玉蕴圭璋德:玉,这里比喻山;圭璋,都是古代的礼器,这里指山的美质。 三神
观钱塘江潮时教化平章大宴江上 苍苍吴越山,对峙束江腹。 江开白银瓮,一浪天四蹴。 金晶王高秋,风露气转肃。 常年骇壮观,委巷雷击毂。 今年官增威,旌麾被川陆。 罗衣绣龙凤,玉带缘蚕粟。 牙床锦屏帷,蛮毯随步蹙。 温温香卷阵,婉婉眉斗绿。 微闻伊梁音,渌酒光动縠。 鲜醲片晌尽,望姓空侧目。 惧成庾郎哀,窃效杜陵哭。 冥顽鳞鱼汇,屡覆舟万斛。 枭雄扈将军,竟作机上肉。 大浸交烽火,血胔腥草木。
【注释】 开化县:在今福建南部。掩骼(ɡuǒ):掩埋尸骸,指掩埋战乱中死去的人。先王:古代的圣王贤主。 【译文】 我来到开化县,想为两乡百姓做点什么,但多是些无能为力之事。开化县虽无官守之累,但仍有责任和义务。 开化县遭受了两次大灾难,第一次是刘祸,第二次是长平之战般的惨剧。 先王制定了礼乐制度,孟春时节,应该掩埋尸首。仆夫们脸色难看,只能任凭他们驱车前行。 翻过山冈,越过坂地,沿着原野
淮安忠武王箭歌题垂虹桥亭 淮王昔下江南城,万灶兵拥双霓旌。 锦裘绣帽白玉带,金戈铁马红鞶缨。 皂雕羽箭三十六,一一插向鲨鱼箙。 鹿麛昼号猿抱木,王师所过全生育。 彤弓亲授圣天子,弓影射入东吴水。 水波恍浸铜柱标,仰见浮屠半霄起。 王当是时戢武功,指顾草树生春风。 宋家降玺朝暮得,思罢贯革垂无穷。 浮屠上层龙所宫,宝盘绀碧莲花同。 弦张满月报驺发,忽露半笴芗云中。 铙歌啁轰鼓笳竞,父老顿足欢声应。
解析 诗句释义 1. “九鼎沸莫止,大厦倾莫支。” - “九鼎”在中国象征国家政权的坚固。"沸"比喻动荡或混乱,“莫止”,意味着无法停止。这句诗表达了国家的权威和稳定受到了威胁,难以继续维持现状。 2. “太阴初阳不得烛下土,小龙望望闽之陲。” - “太阴”指月亮,“初阳”指太阳初升时的光芒。这里用来形容光明与黑暗的斗争,象征着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之间的较量
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整体结构与主题。此诗以燕为引子,通过描绘燕子的飞翔、迁徙和最终归宿,隐喻了诗人自身的命运与情感变迁。 逐句解读: 1. 无家燕:首句直接点题,表达了燕子失去了栖息的家,即暗示了自己或他人失去了安定之所。 2. 嗟嗟无家燕:重复使用“嗟嗟”,加强了对无家燕的同情之情,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3. 飞上商人舟:燕子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飞往商人的船只,象征着人们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