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允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要求是“逐句释义”,然后根据题目提供的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按要求作答即可。本诗的前两句写景,第三、四两句抒情,最后两句写诗人的感慨。前两句描写春天陇头晴雨后的景象:陇头春晴,雨水滋润,绿得发烟,远远望去,一片青翠欲滴。这两句诗渲染了一幅陇上春光明媚的图画。后两句抒情
注释: 1. 傲吏风流减听词:傲吏,形容官员的傲慢。风流,形容官员的才华横溢。减听词,可能是因为官场上的勾心斗角而减少了欣赏诗词的兴趣。 2. 案头终日著新诗:案头,指书桌。终日,指一整天。著新诗,是指创作新诗。 3. 钱塘江上千峰色:钱塘江,指浙江省杭州市的钱塘江。千峰色,形容钱塘江两岸山峰的景色。 4. 淮拟春来胜旧时:淮,指淮河,是一条流经河南省、安徽省等地区的河流。拟,推测。胜旧时
注释: 咏竹:咏叹竹子。 数根竹:指几根竹子。 几时:什么时候,多久。 凭将截作管:把竹子用做乐器的笛子。 凭:听凭、任凭。 将:用、拿、把。 截作管:制作成笛子。 吹出凤凰声:吹奏出来的音乐有如凤凰般悦耳动听。凤凰是吉祥、高贵的象征,此处用来比喻音乐美妙无比。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竹的生长过程,并通过竹的特性来象征音乐的美好。诗人用“借问数根竹”引出主题
【诗句注释与赏析】 夜行 一片泥滑滑,纵横荆棘树。 月暗少人行,前村不知路。 注释: 1. 一片泥滑滑:形容地面非常湿滑、泥泞。 2. 纵横荆棘树:形容道路两边有非常多的荆棘和树丛。 3. 月暗:月光昏暗不明。 4. 少人行:很少人行走。 5. 前村:前方的村庄。 6. 不知路:不知道该往何处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泥泞和荆棘中的行走情景。首句“一片泥滑滑”直接点明了地面的恶劣环境
注释: 柏树孤立而坚固,四季之中翠绿如积。 直担心枝干逐渐高升,会插破秋天的碧云蓝天。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株柏树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它的赞美。首二句写其孤立不移之态,四时翠色之浓;后二句写其直干渐高,将插破秋霄之碧云。全诗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给人以清新、爽朗之感
客夜闻歌 客人在夜晚听见了歌声, 如何清夜曲,偏向旅人喧。 这清幽的夜曲为何偏偏在这旅人中响起? 注释1:客人,即诗人自己,以自喻; 注释2:清夜曲,指清幽寂静的夜晚所唱的曲子。 注释3:旅人,指诗人在外漂泊的人; 注释4:喧,喧闹。 赏析:此诗描绘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夜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注释】 重门:重重的门。无计:没有办法。春色:春天的景色,这里指花。伤心:伤感。天一涯:天边的尽头。借问:询问。断红:落花。阿谁家:谁家的。 【赏析】 《全唐诗》中录有此诗,题为《春怨》。此词写女子对春光流逝、青春虚度、爱情不遂的怨恨,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重门无计困飞花,”起句写景,开门见山点明题目,是一首伤春词。首句中的“重门”,既指重门深锁的闺房,也指深锁闺房的有志者
诗句原文: 半遮红粉蹙双眉,一片离心行路知。 凭为语郎休望妾,妾归犹似未归时。 译文: 她的脸上半遮半掩着,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她独自一人行走在道路上,心里清楚,无论走到哪里,都难以摆脱那份深深的思念。她恳求他不要再期待她的归来,因为她的心已经如同从未归家时一样,充满了孤独和无助。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一位被丈夫抛弃的妇女的心情。诗中通过“半遮红粉蹙双眉”
【解析】 这是一首怀友诗。第一句写景,第二句抒情,第三四句写景抒情。“北风”、“东风”是季节的代称;“孤舟”、“君”、“花”是具体的指代;“君不可见”“相思遥望洞庭云”是抒情主人公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答案】 译文:十月的北风中,我乘着小船在雪中飘摇,在河上与友人把酒话别。二月里,百花齐放,我举起酒杯观赏,却想起那远在江南的好友。虽然你身处江南,可我们却不能相见,只能遥遥地眺望洞庭湖上的白云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及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和冯员外秋日上陵。”这是要求我们逐句解读诗歌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概括。 本题的关键词: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遗弓欲洒千秋泪,荐食频修八月尝;田祀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 “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