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
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
遗弓欲洒千秋泪,荐食频修八月尝。
田祀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形象及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和冯员外秋日上陵。”这是要求我们逐句解读诗歌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概括。
本题的关键词: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遗弓欲洒千秋泪,荐食频修八月尝;田祀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
“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这两句的意思是:远远眺望着青山,山脚下松柏苍翠,皇帝的御道直通宫门,皇城巍峨耸立。
“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这两句的意思是:深谷中有云雾缭绕,仿佛捧着太阳一样,而高山上的树木则被露水打湿了全身。
赏析:
此诗是作者和好友冯员外同游西山,登临太清宫时所作。诗人以豪放之笔,写景抒怀,寄寓着对国事的忧虑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遥分剑佩行”描写了太清宫周围的景色。“青山一望松楸地”,点明地点是在西山,并写出太清宫周围群峰环绕的景象。“紫禁遥分剑佩行”,写出太清宫在群山之中,如同天上的宫殿一般,显得庄严而又神秘。
颔联“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描绘出太清宫附近的山川地貌。“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意思是说,在太清宫附近的山谷中,常有云雾环绕着山峰,仿佛是捧起太阳似的,而那些山巅的树木则被露水打湿了全身。
颈联“遗弓欲洒千秋泪,荐食频修八月尝。”诗人用“遗弓”和“荐食”两典来比喻自己的处境。“遗弓”出自《左传》:“楚子使申无宇对秦军曰:‘……’。郑人将御之。”又见《韩非子·内储说下》:“楚王遗燕相国惠施书曰:‘……’。”此处用来指自己处境艰难,无人理解,只能向朋友倾诉。“荐食频修八月尝”指的是每年秋天都要献上粮食给皇帝,但皇帝并没有像对待功臣那样对待自己。
尾联“田祀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田祀”是指祭祀土地神,“西署”指西厢房,“冯唐”即汉文帝时的名臣冯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不要因为自己的遭遇而灰心丧气。
【答案】
译文:
远远眺望着青山,山脚下松柏苍翠,皇帝的御道直通宫门,皇城巍峨耸立。
远山深处常有云雾缭绕,仿佛捧着太阳,而高山上的树木则被露水打湿了全身。
遗留的弓箭将要洒下千古的泪水,献上的美食频频修整八月的尝新。
田地祭祀历来受到宠爱和恩泽,不应该让年迈的我像西汉冯唐一样困顿。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的诗,从内容上来看,诗人送别冯员外去西山游玩,而冯员外也送别了诗人。诗的开头两句写景,“青山一望松楸地,紫禁迢迢剑佩行”。青山一望松楸地:青山一望,就是那层峦叠嶂的群山,山上生长着茂盛的松树和楸树,它们郁郁葱葱,绿荫遮天。紫禁迢迢剑佩行:“紫禁”即皇宫之意,这里借指长安。长安皇宫迢迢,就是距离遥远的意思。
“断壑有云犹捧日,高陵无树不沾霜。”第二联紧承前两句而来,写景中寓情。“断壑有云犹捧日”,说的是在太白山下,有一条峡谷叫断壑谷,它两旁的山石陡峭,峡谷里云雾缠绕。每当旭日东升,云雾便托起一轮红日,好像要把它捧起来似的。“高陵无树不沾霜”:高陵是指山顶,也就是太白山的最高峰。山上的松柏没有一棵是不沾上露水的。
“遗弓欲洒千秋泪,荐食频修八月尝。”第三联由景转入抒情。“遗弓欲洒千秋泪”,是说当年汉武帝曾得到过李广所赠的弓箭,他十分珍爱。有一次打猎时箭尽,他又取出李广所赐的那支长弓继续拉弓射鸟,结果被飞鸟啄瞎了双眼,从此失明了。如今看到老朋友冯员外,他不禁悲从中来,想流泪却流不出来。“荐食频修八月尝”:这里的“食”指的是食物,“八月尝”是说每到农历八月的时候就会举行祭祀活动。
“田祀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第四联由过去转到现实。“田祀向来多宠渥”,“田”指土地神,祭祀土地神是祈求丰收的一种仪式。“宠渥”是说这种祭祀活动总是得到皇帝的特别重视。“不应西署老冯唐”,西署是指朝廷中的办事机构,冯唐是西汉的一位大臣。冯唐因直言进谏而被贬为西郡守丞。这里借指自己的处境。
最后两句“田祀向来多宠渥,不应西署老冯唐”,既是对前面内容的回应,也是全诗的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