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已投沙去,余兼出塞行。
升沉非所意,聚散不无惊。
别路交商气,离歌断羽声。
客愁正无赖,陇月向人明。

【注释】

陇外:陇右。道甫:李道甫,名不详,唐时人。汝已投沙去:指李道甫已经投靠吐蕃去了。余兼出塞行:我也要随着李道甫一起出塞。升沉:升降。非所意:并非我所愿意的。聚散:聚合离散。惊:惊慌失措。别路:离别的道路。商气:商贾之气,指繁华热闹的城市。离歌:离别的歌曲。断羽声:断续的声音。客愁:旅途中产生的思乡之情。正:徒然或白白地。无赖:无奈。陇月向人明:陇山之上,明亮的月亮映照在人们的身上。

【赏析】

《陇西行》为七言古诗,首句起韵,中间两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是一首很美的诗。全诗写诗人与友人分别后,怀着惆怅心情,在陇上作诗寄答朋友。前四句写诗人自己的处境和心情;后四句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

“陇外”句,点题。陇右即今甘肃一带,这里指诗人所在之处。“汝已”二句,承上启下,说李道甫也离开了长安,而我也随他一道去了塞外。

“升沉”三句,说诗人自己的处境。“升沉”,“聚散”,都是世事的变化,但诗人却并不希望如此,因此感到“惊”。“惊”,犹惊惧也,这里指诗人内心的不安。“别路”、“离歌”,都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惆怅。

“客愁”一句,承上启下,说正因为这样,所以徒然地、无可奈何地产生一种客愁。“正”,犹空也,徒然也。

最后两句,写诗人对远在陇外的友人的思念。“陇月”,指陇山之月,这里指代远方的友人。这两句是互文见义。“向”,犹对着。“向人明”,犹向人明净,指月光照耀着行人。

此诗以平实的语言,直抒胸臆,不假雕饰,自然流畅。诗中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以及因喜悦而产生的怅惘。语言虽平易浅近,然而感情真挚深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