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意中兴日,翻为外补年。
吾兄同去国,何客到离筵。
失足成千里,批鳞下九天。
汉家《东观记》,流涕入新编。
岂意中兴日,翻为外补年。
吾兄同去国,何客到离筵。
失足成千里,批鳞下九天。
汉家《东观记》,流涕入新编。
赏析
诗句解读
- 岂意中兴日:这句诗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意外的情感。诗人原以为可以参与到国家的中兴大业中,却未曾想到自己被安排到了一个不同的岗位。这反映出诗人对当前情况的不满与无奈。
- 翻为外补年:此处“外补”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工作或职位,可能意味着工作地点偏远、环境艰苦。这反映了诗人对现状的不满以及对生活挑战的无奈接受。
- 吾兄同去国:这里的“吾兄”指诗人的朋友或兄弟,而“同去国”则表明他们一起离开故乡,面对未知的环境和生活。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以及共同面对困难的坚定信念。
- 何客到离筵:此句中的“何客”可以理解为外来者,即那些来到宴会的人。“离筵”通常指告别宴会,暗示了宴会的离别氛围。这反映了诗人对即将到来的分离感到难过和不舍。
- 失足成千里: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因失误或错误行为导致的严重后果,如失足可能导致千里之外的事故。这反映了诗人对个人行为的反思和警示。
- 批鳞下九天:“批鳞”通常指受到皇帝的严厉斥责或惩罚,“下九天”则形容这种处罚极为严重,几乎到达了极点。这反映了诗人对当前政治环境的担忧和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
- 汉家《东观记》:此句提到《东观记》,可能是指汉代的历史书籍或文献记载。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历史记录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的尊重和敬畏之情。
- 流涕入新编:这句话中的“流涕”意味着流泪,“新编”可能是指新的记录或编辑。这里可能是指在某种悲伤或困难情况下,仍然保持记录并尽力前行。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难时依然坚持和努力的态度。
诗歌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魏允中在担任一个远离家乡的职位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当前处境的不满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遭遇的描述,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关切。此外,通过使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诗人试图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境。
《陇外寄答李道甫二首》不仅是一首描写个人经历和感受的诗歌,更是一次对时代背景、社会状况和个人心理状态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些元素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诗人的创作目的和作品的深层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