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骥
春暮雨雪不止 天上归来发已华,斋居愁对雨如麻。 泥深径有相过客,寒剧庭无可看花。 傍砌冲檐飞急溜,循墙古木噪残鸦。 逍遥镇日惟清咏,榾柮频烧只煮茶。 注释: 1. 春暮雨雪不止:春天的暮色和连绵的雨水没有停止的意思。2. 天上归来发已华:天空中归来的燕子羽毛已经变得美丽了。3. 斋居愁对雨如麻:在斋房中忧愁地看着下着大雨。4. 泥深径有相过客,寒剧庭无可看花:泥泞的小路中有经过的客人
【注释】阴森:阴暗幽暗。夏木:夏季的树木。倚岩阿:依傍在山崖旁。小小轩窗:指小巧而精致的窗户。薜萝:香草名,这里指覆盖着的青苔。 【译文】 夏日里,阴森的树木依傍在山崖旁,小窗被香草和青苔所遮盖。 只恐怕故人回来的时候我还没有得到消息。不知哪天才能与你乘船相会。 赏析: 《题小画四景》是一首写意的小诗,作者借咏物寄怀,抒写了自己对朋友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含蓄
注释: 林立晓苍苍:树林在早晨显得苍翠。 琅玕宿凤凰:树木如同宝石一样璀璨,好像栖息着凤凰。 孙枝凝露密:嫩树枝条上的露水密集。 稚子过人长:小孩的身材高挑如竹笋。 摇月清声细:月光下,树叶轻轻晃动发出的声音细腻而清晰。 当风粉节香:风吹过时,树枝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敲门有佳客:有位客人正在敲门。 日日看无妨:每天都可以欣赏这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竹子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笔触
【注释】 良夜:美好的夜晚。迢迢:遥远的样子。月正明:月亮明亮。深更:深夜。掀髯笑罢:张开大口大笑后。爱杀:非常喜欢的意思。林居:指隐居山林的隐士。 【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中隐士夜坐观景的诗。首句写景,次句抒情,第三句写隐士观景时的动作,末句抒发感情。全词以"爱杀林居此段情"作结,既点出了隐士的爱好,也流露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良夜迢迢月正明”,这一句是全词的开头,也是全词的基调。良夜
【注释】 游陈山:在今浙江省杭州市。陈山,即天目山,为钱塘江上游的名山。清溪南面是陈山,列嶂舒屏紫翠间:意思是说陈山的南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山上有数不清的山峰,宛如屏风一样层层叠叠,中间夹杂着紫红的翠绿。几度卷帘成晚对,白云时共鹤飞还:意思是说我多次打开窗帘欣赏这美丽的景色,看那云朵时而像白鹤那样飞来飞去。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杭州刺史之时。诗中描写了西湖美景。 首联“清溪南面是陈山
注释: 落红无数正春深,小艇移来泊水浔。 落满一地的红花正是春天深处,我划着小船来到水边。 满目青山如画好,欲从何处觅知音。 眼前一片青山美景宛如画卷一般,但不知在何处能寻找到知音呢?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小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春天的美丽和小舟的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表达了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首句“落红无数正春深”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落红满地,正是春天深处
【注释】 翠水丹山:指青山绿水的景色。足赏心:足够让人赏心悦目。夏初:夏季的初期。推蓬一曲升平调:指弹奏《凉州词》。不识何人是赏音:不知道谁是赏音的人。 【赏析】 此诗是题画诗,借画中之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首句“翠水丹山足赏心”,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使作者感到赏心悦目。接着一句“渚荷汀柳夏初临”,描述了夏季初时的景色,荷花、荷叶和杨柳在夏天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
三月三日雪晴寒甚早起偶成 注释: ①三月三日:指农历三月初三,即清明节。 ②雪晴寒甚:雪停后天气转寒。 ③早起:在清晨起床。 ④偶成:即偶然写成的诗。 译文: 三月三日雪晴后寒意更浓,一大早起来扫雪,感觉就像腊尽时节一样寒冷。 貂裘还被重新穿上,却辜负了欣赏花期的机会。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清明时节的一个清晨所写。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雪晴后的清寒景象,同时表达了他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对花事的遗憾
雪景 我昔承恩使西夏,周道倭迟过泰华。 重冈复岭冬正深,貂帽狐裘策官马。 黄沙白草风飕飕,万玉飞舞长城头。 四围山岳若银铸,层冰冱尽黄河流。 黄河船胶不可渡,立马津头日惊暮。 天涯万里魂欲飞,手僵面坼将谁诉。 张灯呼得关门开,关吏爇火嘘寒灰。 同行革囊有沽酒,我性不饮空持杯。 却怀有友西湖上,茅堂此日成清赏。 梅花窗外吐清香,野蓛山肴酌新酿。 醉来卧隐乌皮几,日斜妻儿呼不起。 固知仕止有不同
【注释】 郊行二首:作者在元代时曾经两次出游。“郊行”指作者外出的旅行,而“二首”则是指作者所写的两篇诗歌。 楝子:即楝树,楝科落叶乔木,果实有苦味,可以入药,也可食用。 花正过:指花正在凋谢。 秧:插栽的稻苗。 刺:尖锐,这里形容水势湍急。 坡:山坡。 太平:指国家安定。 无限:无边无际。 田家乐:农家的乐趣。 杂:夹杂,掺和。 短蓑(suō):一种用草制成的雨衣。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