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 双樽行北斗,一骑望南星。 春色随君去,蘼芜日夜青。 【注释】 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在席上的酒宴中,主人送了朱主客“萧春青西”这四个字的诗。 双樽行北斗:用两个酒杯来斟酒,如同北斗七星的形状。 一骑望南星:一个人骑着马望着南方天空中的星星。 春色随君去:春天的色彩随着你而去。 蘼芜日日夜夜都是青色:蘼芜是一种植物,日日夜夜都是青色。 赏析:
【注释】 1、同助甫:指作者的朋友。2、盆草:指盆中种植的草木。 3、岁寒感:指岁寒三友(松、竹、梅)不畏严寒,依然傲然挺立的景象。4、见:看见。 5、春浦:指春天的河流。 6、岂:怎么,如何。7、去:离开。 8、赋:写文章。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深秋时节,看到盆中种着的草木依然青翠欲滴的情景。诗中表达了对岁月变迁,万物更替的自然规律的感慨和理解。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注释】 朱主客:指朱彝尊,字秀叔,号竹垞。朱主客在《席上送朱主客得萧春青西四字》诗中称“席上朱彝尊”。 孤柝(tuò):指夜行的更夫,古时夜间巡行叫“更”或“柝”,所以用“孤”字来形容。 垂杨:杨柳。此处指路边的杨柳树。 吾欲赠归人:我要把这首诗送给你,表达我的惜别之情。 【赏析】 此为送别诗。首联写送别之时,夜色正浓,更夫敲梆报更,而柳树依然依依不舍地伫立,不愿让春天过去;颔联写送别之时
仙人鞭石过沧溟,片碣千秋落此亭。 昨夜白龙驱不去,天风吹出武夷清。 注释:1. 仙人鞭石:传说中仙人用仙杖击打岩石,使得岩石破碎。2. 沧海:大海。3. 片碣:指一块石头。4. 白龙: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指的是风。5. 武夷:地名,位于中国福建省北部。6. 清风:凉爽的风。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仙人鞭石过沧海和片碣千秋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接着
【注释】 助甫:指杜甫的友人严武。子畏:指王维,字子温。盆草:指盆中之花。岁寒:指严寒时节。美人期:《诗·卫风·硕人》云:“庶见素衣兮,莫不蕙若。”《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叔隗曰:‘异类之人,不可与同居……’”后遂以“美人期”为择偶之意。松、柏:古人以为松柏长青,故用以喻君子。 【赏析】 本诗作于公元807年(元和十二年)冬,作者与杜甫、严武等在成都浣花溪畔赏菊时所作
注释:已经惊讶于在雪中看到盆草,何况是看到它在灯光下生长。酒兴阑珊时,我们互相赠送盆草作为礼物,它就像翠绿色的玉石一样。 赏析:此诗描绘了作者在寒夜和雪中偶然见到盆草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盆草的喜爱之情。首句写在寒夜雪中偶然见到盆草,为全诗奠定了一个特殊的背景。第二句写在灯光下看到盆草,进一步突出了盆草的珍贵和美丽。第三、四句写在酒兴阑珊时互赠盆草,以盆草作为礼物,表达出诗人对盆草的喜爱之情
迟养浩不至 山中白日迟,湖上青春早。 美人不我期,谁与玩芳草。 注释: - 山中白日迟:在山中度过的白日特别慢,暗示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可奈何。 - 湖上青春早:在湖水之畔度过的青春时光显得尤为短暂,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叹。 - 美人不我期:美人没有与我约定相会的时间,表达了诗人对爱情或友情的渴望和无奈。 - 谁与玩芳草:没有人能和我一起享受这美好的芳草,暗示了诗人孤独和寂寞的心情。
【注释】 百卉:指百花。零落:凋谢。王孙:贵族子弟,这里指诗人自己。一意:一心。 【赏析】 诗以百卉凋零起兴,写景中暗寓伤时之怀。首句用“都”字,与次句的“独”字相照应,突出了盆草的特异。次句承上启下,既写出了盆花的顽强,又点出了寒夜来访的原因。第三、四句进一步抒发感慨,写盆花在严寒中不惧冰霜,却因无雪而显得特别耐寒。结句化用《楚辞·九章》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意,借咏盆草而抒怀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诗的理解。解答此题,注意审题是关键词,如“赏析”等。 作客清江远, 作客:旅居他乡;清:清澈;长江水清澈,因此叫作清江水;作客:旅居他乡;远:遥远;清江水清,但人却离家乡很远。传书白雁迟,传书:传递书信;白雁:白色的大雁;白雁飞得很慢,所以把书信传得很迟;迟:晚;迟尔:不久、不久以后;把春卮(zhī迟):指饮美酒;迟迟:形容时间拖得很长;把春卮:用春天的美酒饯别
【注释】:寒夜,指天气很冷的时候。同助甫,即王助,字公佐。子畏,指诗人的朋友子畏。盆草,用盆栽的花草。有岁寒之感,是说看到盆中的花草在严冬里依然生机勃勃,感到了冬天的寒冷,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赏析】:此诗写于长安,是作者被贬之后所作。首句写雪后景色,次句写自己处境,第三句写友人处境,末句写对友人的同情和勉励。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