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解析】 本诗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友人离京赴任,“秋风吹客缨”,即秋风萧瑟,送君千里;次联写诗人对友人在边塞的关切;第三联写自己与友人的情谊之深;最后两句写自己虽然身居高位,但心系国家安危,不愿做高官厚禄,只愿做一个普通的老百姓。 【答案】 (1)马上秋风,吹动着诗人衣帽上的飘带,送君远行到万里之外。 译文:马上的秋风,吹拂着你的衣帽,你即将离开京城,到千里之外的萧山去。 (2)落日西沉
江上闻明卿量移南康二首 西望楚天碧,茫然空暮霞。寸心隔江海,双泪满蒹葭。白鹿谁为客,青山尔即家。武陵溪尚在,不必种桃花。 译文: 当我得知友人被调往南康的消息时,心中无比激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祝愿。然而,我也深感忧虑,担心他的生活会因为远离家乡而变得孤独。因此,我写下这首诗,希望他能在南康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西望楚天碧、茫然空暮霞等景象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诗的原文: 以我天涯泪,酒君庭下松。 寸心燕市筑,双鬓蓟门钟。 明月还依马,浮云欲作龙。 相思如有赠,慎莫问芙蓉。 2. 诗句翻译: - 以我天涯泪:表达诗人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和无奈。 - 酒君庭下松:在庭院中与友人共饮,松树象征坚韧和长寿。 - 寸心燕市筑:心中充满忧虑,如同在燕市上筑起的房屋一样难以稳定。 - 双鬓蓟门钟:形容自己年纪渐长,鬓发斑白
渡江 秋风高不极,破浪片帆轻。 鸿雁冲沙起,蛟龙傍槛鸣。 愁人芳草远,落日一江明。 十载风波事,茫然空复情。 释义: 1. 秋风高不极:指秋风的气势浩大,无法测量。"不极"表示没有界限。 2. 破浪片帆轻:形容船帆在风中被风吹得轻轻飘起来的样子。 3. 鸿雁冲沙起:大雁在沙地上起飞时拍打着翅膀,显得非常壮观。 4. 蛟龙傍槛鸣:比喻江边水声轰鸣,如同蛟龙在低语。 5. 愁人芳草远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结构和内容。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渡江得子与书: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渡江时得到儿子和书信的情景。 2. 亦有华阳在:这里的华阳可能指的是神话中居住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地名的暗示。 3. 谁其汗漫游:汗漫游意味着四处漫游,探索。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的心情。 4. 书传天目雨:天目雨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天气现象或地理特征。书传可能意味着书信传递了某些信息或知识。
【注释】 句曲:山名,即今江苏句容附近。《元和郡县志》载:“在句容县南二十里。秦始皇东游至此,望仙台是也。”七夕:农历七月七日,古代传说中情人相会的日子。雨:指暮雨,傍晚的一场大雨。子:子女。消息:消息,消息灵通。怪之:责怪他。 “双星柰尔何”,奈尔,《诗经·小雅·斯干》篇中有两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诗句,后人以“柰尔”代指“我”。这里指牛郎、织女两星被阻隔。 “劫来行暮雨”,劫来,命运使然
燕子矶 解佩挂萝薜,翩翩凌紫氛。 乾坤双眼尽,南北一江分。 麋鹿散秋草,牛羊下夕云。 瑶华如可拾,即此好遗君。 【注释】: 1. 解佩:解开玉佩,指离别。 2. 挂萝薜:把萝薜挂在身上。 3. 翩(piān)翩:形容轻盈的飞舞。 4. 紫氛:紫色的云雾。 5. 乾坤:天地,宇宙。 6. 瑶华:美玉的光彩。 7. 遗君:赠给你。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矶为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注释: 既赋金山篇寄子与复系之此诗:已经写了《金山赋》寄给儿子,又把这首诗附在它后面。 寄尔金山赋,登天莫自歌:寄给你《金山赋》,登上天空不要唱歌。 恐惊明月去,其柰白云何:恐怕惊扰了明月,又能奈我何? 夜棹鲸波急,秋衣蜃气多:夜行时,波浪汹涌如同巨鲸之波;秋天穿着衣服,看见海市蜃楼的奇观更多。 凭谁慰摇落,满目是江河:有谁可以安慰我这摇摇欲坠的心绪,眼前尽是滔滔江水和奔流不息的河流。 赏析:
《同峻伯夜过助甫得钟箫二字》是明朝诗人宗臣的一首五言古诗。下面是对该诗逐句的释义: 万柳催吾别,孤槎去国遥。 - 万柳:形容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柳树发新芽。 - 催吾别:催促作者离开。 - 孤槎:孤独的小舟,指作者乘船离去。 - 去国遥:远离国家,漂泊不定。 主恩还剑佩,春色岂兰苕。 - 主恩: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期望得到君主的赏识。 - 还剑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诗歌内容、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发京”,然后结合注释及关键词,对诗句进行解读,最后结合全诗,把握思想情感即可。 发字,启程; 十载:十年,指十年间;青琐:帝王宫殿的门屏。 残春:暮春时节。蓟门:古地名,在今北京市。 浮沉:指世事变化不定;原:本来。宦计:仕途。远近:远近之间,即朝廷内外。揔:聚集。君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