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臣
诗句译文为: 倦于游宦之志,你何来此意?万里蘼芜草色,秋风一夜已深。长啸之声,难道不得自由?悲伤的歌声,直唱到现在。像茂陵一样的人,消渴病重已久,现在只能听人吟咏《白头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主人公厌倦官场、追求自由的情感状态。首句表达了对仕途生活的不满和疲惫,通过“倦”字传达出作者内心深处的无奈和疲惫。颔联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景色和心境,秋风中摇曳的草木,以及长啸声中透露出的孤独感
《问元美病二首》 尔已青云薄,谁其白眼偏。 一身诗作僻,万事酒相捐。 枕簟疏秋雨,江山隔暮烟。 登楼知有赋,莫向众人传。 注释: 尔:你。 青云薄:指仕途高升。 谁其:何人?其,疑问词。 白衣:指隐士。 一身:指诗人自己。 酒相捐:指以酒自娱。 枕簟:枕与簟,均为睡觉用具。 疏:稀疏。 江山:指自然景物,这里泛指国家、社会。 登楼:登上高楼眺望远山。 赋:即“赋诗”。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秋风何处起,兹夕倍堪嗟。”“秋风何处起,兹夕倍堪嗟”两句,写诗人的所见所感。秋风起处是何处呢?是那秋高风急、月明星稀的夜空。此时此夜,诗人独自在月下漫步,不禁生出许多感慨。“不见碧云色,难禁孤月华。”两句写景,以景衬情。碧云,即碧霄,指月亮。诗人伫立在清光澄碧的天空下仰望明月,只见一轮明月挂天边。这轮明月虽然皓洁如玉,但却不能引起诗人的欣赏和欢悦
这首诗是送别张簿的上饶。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送君燕市北”: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为朋友送行的场景,在燕市的北面。燕市是当时的都城,位于今北京,因此这里可能是诗人的住所或者是他为朋友安排的饯别之地。 2. “作客楚江西”: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自己的身份,即作为一个远离家乡、在南方任职的客人。楚江可能指的是长江在古代的一些分支,如湘江等,诗人在这里可能是指自己远离家乡,身处异乡。 3.
注释: 有寺庙在焚香,谁人驱车来此?露花如雨般落下,贝叶经书却未能春开。听法时龙依水而行,窥看禅意时鸟从台边飞下。尘心突然来到此地,怎么能迅速如同灰土一样消散? 赏析: 这是一首咏圣寺的五言诗,诗人以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感受,描绘了圣寺的静谧与幽深,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 首句“有寺焚香在”,描绘了圣寺中的宁静与神圣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灵气的地方
【注释】 1、送张明府谪教湖州:送别张明府。贬官后去湖州(今属浙江)做官。谪,降职、贬斥。 2、自古悲行路,于今更畏途:自古以来,人们常常感叹道路的坎坷与艰难,如今更是害怕路途遥远。 3、才名收倚马:才华和名声就像在马上随时可以收拾起来一样。 4、宦计失飞凫:宦事的计划就像失去了飞驰的快马。 5、白日晴开越,青山乱入吴:白天阳光明媚,越过越明亮;山岭错杂,像进入吴地一样。 6
注释: 1. 去去春萝好,行行朝雨寒。 注释:春天的萝藤长得很好,但路途中却遇到早晨的雨水寒冷。 2. 路迷频勒马,尘起一弹冠。 注释:在茫茫大路上迷失了方向,不得不频频勒马停步;而随着尘土飞扬,我则将官帽轻轻弹击,以除其上的尘埃。 3. 宛转溪园出,依稀江路看。 注释:曲折蜿蜒地从溪边的园林走出,依稀可见长江路上的景色。 4. 所嗟情不惬,无处问渔竿。 注释:可惜的是,我的情意无法满足
注释: 今夜为谁久留,清尊只自持。 岁华明日异,旅思故人知。 坐待青春色,行传白雪词。 梅花空复好,愁绝楚江枝。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写给友人的。诗人通过描绘除夕夜的景象、情感等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联“今夜为谁久留,清尊只自持。”表达了诗人独自饮酒,无人陪伴,心情孤独的无奈之情。这里的“清尊”指酒器,诗人以酒代饮,独自品尝孤独和寂寞。 第二联“岁华明日异,旅思故人知
岁暮 霜雪不堪暮,阴阳莽自过。 泪偏儿女尽,情为岁华多。 留滞非吾意,凄凉柰尔何。 寸心无可折,落日满庭柯。 注释: 1. 霜雪不堪暮:形容岁月已晚,霜雪覆盖了大地,无法迎接新的一天。 2. 阴阳莽自过:阴阳两界仿佛无边无际的莽原,时间在其间匆匆流逝。 3. 泪偏儿女尽:泪水早已流干,形容人已到了晚年,悲伤之情难以言表。 4. 情为岁华多:随着岁月的流逝,情感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刻。 5.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送别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 可叹日为别,兼之岁欲残。(感叹时间匆匆,一年即将过去) 注释:感叹时间的流逝,一天天地分别,一年又一年地接近尾声。 - 青袍今作吏,白发已盈冠。(穿着青色官服做小官,满头白发已到头顶) 注释:现在穿着一身青色的官服,开始担任小官吏的职务;年纪大了,头发已经白了,快要达到发顶。 - 鸿雁千门夕,梅花一骑寒